2695 解决措施,开源和调剂 (第2/2页)
“不过,对这些人,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陈老捏着报告,再次开口询问。
发现问题并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杨小涛他们能走出这一步,他承认是自己忽视了这方面。
但不代表一刀切就可以了。
杨小涛听到陈老询问立马说道,“首长,首先这些人是工厂的工人,全部辞退不现实,而且我们也不能那么做。”
陈老点点头。
杨小涛继续道,“经过我们几个商量,给出了几个解决办法。”
“说来听听!”
陈老端起茶杯又喝了口。
杨小涛两头说道,“其实总结起来,就两个。”
“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调剂。”
“开源很好理解,就是将这些领导班子摘出来,重新组建一个生产工作部门。”
“就比如这津门的电子厂,我们就打算在清河那里重新建个二厂。”
“这样就相当于创造更多的岗位,可以安排更多的人。”
“到时候,将这些人挑选出来,有能力的,就继续干原先的活。”
“没能力,没本事,还想着不出力净想好事的,干脆就去车间里干活。”
“到时候职级考核什么的都用上,要是不正经干,我们也不会惯着。”
杨小涛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对待这种人,穿越前的工厂里可是有太多办法了。
什么某某协议,要人集体签名表示自愿。
甚至还搞什么民意调查,那种调查问卷,真以为众人心里没数啊。
谁敢不同意?
谁敢不签字!
如今这年代是工人当家做主的年代,
“第二个就是进行调剂。”
“就是我们根据各地的情况,将多出来的人员,尤其是有能力的人进行统一调度安排。”
“我相信,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
“也都是人才。”
“所以,我们会优先安排调整,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实在不想进步的,那就只能送到一些不重要的地方,让他们好好清醒清醒了。”
说到最后,杨小涛也不隐瞒自己的意思。
他又不是这些人的爹妈,没那功夫,也没拿义务去‘教育’他们。
等杨小涛说完,陈老这才将手上的茶杯放下,神色很是严肃。
“开源,调剂!”
嘴里呢喃着,陈老却是摇头。
这两个办法,看起来好像第一个更加简单。
毕竟建个分厂就行了。
可实际上,这才是最难的。
因为建个分厂不是说说就行的,你得有钱建啊。
建起来,还得能用啊。
总不能建个工厂在那过家家吧。
至于调剂,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岗位进行支持。
而这两个办法,对其他人来说,或许很难。
可在九部这里,就很容易了。
就像现在的复印机,这要是拿出去,肯定又是一个大项目啊。
到时候就能安排很多人。
这就是开源。
此外,这研究院还有不少好东西啊。
所以就不就不缺开源的东西。
可其他几个机部嘛
良久,陈老才将目光看向杨小涛。
总觉得面前这小子能惹事,能找事。
可现在看来,也是个能做事的人。
一些事情,别人或许没当回事,得过且过。
可到了这小子手里就是较真。
偏偏又总能让人,无话可说。
“这件事你们要低调的做!”
杨小涛点头,“明白,其他部门我们不管,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见杨小涛理会意思,陈老没有再说,也没了继续说的心思,起身准备离开。
只是离开的时候,顺手将那份报告拿走!
杨小涛也不在意,反正这报告昨天的时候就让复印机复印了一份。
送走了陈老,杨小涛便琢磨着建造复印机生产车间的事。
没错,先在总部建个车间。
若是技术成熟,做出成绩,再成立工厂。
这也是吸取了津门电子厂的教训,不能急于求成。
陈老离开九部后,并没有直接回办公室,而是让司机小陈开车前往西花园。
来到西花园,就看到门口停着两辆小轿车。
陈老下车走进去,就看到童小龙迎面走上来。
“首长,您来了。”
“小龙,这是谁来了?”
陈老下车的时候看了下车牌,竟然是对外迎接贵宾的车。
更让他奇怪的是,这些接待外宾的车子不应该在这啊?
童小龙看看左右,随后小声说道,“首长,这是法兰西来的。”
“法兰西?”
“对,听说是首长去留学时候的朋友。”
“这次说是来进行交流,顺便来看看老朋友!”
陈老听童小龙如此说,面色一凝。
这时候,这些‘老朋友’过来,可未必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