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六章 三兴大汉! (第1/2页)
其实除了真的要把鲜卑给打散之外,还因为有一个麻烦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处理曹魏投降的那些将士们,当然还有支持曹魏的那些世家。
现在要对外征战,曹魏投降的那些将士们好处理,将士们一起对草原打几仗,培养一下感情也就好了。
所以,刘备选择对付鲜卑,其实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对付世家的事情,刘备还真的听王跃的直接就选择了科举,同时在各郡县修建学校。
虽然这依旧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根除世家根本就不可能,但是却可以筛选出一部分对大汉忠诚的家族。
只要这些对大汉忠诚的家族一直保持着忠心,那大汉国运依旧是可以呈现中兴之势。
主持这一场军事的是法正,主帅是刘备,同行的大臣名将有很多,当然包括张飞这个负责执金吾的,还有赵云这个亲卫队队长。
当然,还有司马懿父子几人。
而诸葛亮再一次身居长安,不断调动了粮草送往并州,支持的这一次的大战。
而刘备到达雁门郡之后,就被同行的大臣给劝住了,就连张飞都在雁门郡陪着刘备,而一切的作战,都交给了法正指挥。
而这场大战王跃没有参与,他不仅要盯着江东的各大家族,还有平定境内的山越,让他其实也很忙的。
在大汉大军的震慑之下,江东的大家族都非常老实,而山越那边就有些麻烦了。
这些人常年住在山里面,平时不怎么下来,一遇到饥荒的时候,就跑到山下来抢劫。
王跃的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利用修路的方式不断的压缩着山越的生存环境。
讨贼校尉部现在虽然已经不存在了,可只是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屯田兵。
讨贼校尉部老百姓现在已经习惯了自家的子弟去当兵种地,因为这样就能保证他们能多分到土地。
所以受到了讨贼校尉部的影响,扬州的百姓对于当兵也不是那么抵触了。
利用屯田的办法,王跃成功的引诱了那些山越下山当兵,成为了扬州屯田兵的一部分。
经过三年的时间,扬州山越全部都成为扬州百姓了。
这些山越本来都是以族群的形式居住的,他们下山之后也就形成了新的家族集体。
而这种族群在群山之中有非常的多,他们下山成为扬州百姓之后,也成功的让扬州的大家族成为了少数。
其实这个时候,扬州的这些家族已经没有了丝毫的威胁。
而经过三年的发展,科举模式已经在大汉形成了,第一批参加科举的那些寒门子弟,这会儿已经在各地当了三年的知县,表现好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拔,表现差的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当知县。
而经过三年的发展,大汉各州县的学院已经保证每个县都有一个,甚至一些人口密集的县,连镇上都会有学院。
因为这些都是大汉供养的,所以养出来的学生,对大汉的认可度非常的高,也渐渐的形成了和大家族对抗的中坚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