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七百一十章 倭国习得汉唐制 (第1/2页)
刘裕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老魔头,这点你猜得不错,这个倭国,所有暂时对大唐的恭顺,谦卑,虚心,都不过是表面功夫而已,这就是一个越王勾践式的国家,遇到强敌,打不过时,就会非常地恭顺,为了保住生存可以放弃所有的尊严,也能虚心地向着强敌学习他们一切先进的科技,文化,体制。”
“可是一旦倭国学到了这些本事,甚至比起师父更加强大之后,他们就会露出真面目,对着昔日的师父,发起全面的反击,在他们的想法中,中华文明是有多个继承者的,汉家以儒学周礼为主的这套算是长子,而草原游牧文化算是次子,而他们这套倭国拿来汉唐制度,再加以本土化的改变,就算是少子化,当北方的游牧民族第一次入主中原,征服了中原汉族,建立了异族王朝之后,他们就宣称中华文明长子已经失去了继承权,要轮到他们这个少子来继承中华文化了。”
老祖哈哈一笑:“太有意思了,这样不过是为了自己强抢别人的地盘而找的法理,借口罢了,真够不要脸的,就跟那匈奴人刘渊,硬要说什么自大汉以来跟他们匈奴和亲,他的母系是汉家公主,草原以母为尊,所以他姓刘,有资格继承汉朝的江山一样。这点上,倭国和这些不要脸的草原蛮夷还真的是相似呢。”
刘裕叹了口气:“只是当时的倭国,学了唐朝的制度,其实,唐制和现在的制度差不多,也是军功爵制度为主,类似是汉朝的那种六郡良家子,长安南北军这样的常备军,他们也是以关中为核心地区,以民风尚武的关中老秦为主要的征兵对象,而在关中和九边之地设立军府,搞常备的府兵制度,全国的其他地方则大多数不设军府,不设常备军,只以一些徭役性质的丁壮作为州郡兵,维持个地方治安而已,相当于秦朝不再让南方和关东地区的百姓去守边,只要留在故乡服役即可,而以关中兵马为常备主力,外御北方草原游牧,内镇关东与江南。”
老祖点了点头:“这个制度听起来不错,关中向来是王者之民,只要把关中人给用好了,那确实可以镇压全国,只不过,汉朝是靠分封诸侯王,出镇关东和江南各地,以郡国并行的制度来管理其他地方,这个唐朝如果只以关中为基础,难道也是靠了宗室诸王来分镇各地吗?”
刘裕摇了摇头,其实他穿越以前,对历史也不是太了解,除了对近代的清朝很熟悉外,甚至对于自己现在所处的东晋,也是几乎一无所知,这也让他在一些重大的选择面前,比较地茫然,他开口说道:“有关唐朝具体的制度,我也不是太了解,但是我知道的是唐朝在一场巨大的叛乱之后,彻底地衰落了,这场叛乱也是由守边的胡人将领引发的,虽然最后给平定,但唐朝也就此衰落,各地的诸侯,就跟清朝那次平叛一样,开始拥兵自立,还有个专门的词来形容他们,叫做藩镇,就差不多象荆州桓家那样,名义上尊唐朝为皇帝,君上,但实际上,那些地方都是子孙世袭,完全地独立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