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这位修士来自地球 > 第1693章 玉衡证道·编织

第1693章 玉衡证道·编织

第1693章 玉衡证道·编织 (第1/2页)

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可做纤维来源,经过人类的数万年严选,最终确认苎麻、亚麻、棉花等少量品种。陆远等人的参与,替少华人省略了严选过程,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如果有棉花,陆远等人更愿意传授棉纺织技术,可惜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棉花是多个野生种不断驯化不断杂交的产物。少华部落附近有锦葵目木棉科的植物生长,其果实富含木棉纤维。
  
  然而那是很高的乔木,不但采摘风险很大,而且产量非常低。
  
  相较而言苎麻真的很友善,它的纤维不够柔软但足够结实,后世的“麻绳”“麻袋”“麻布”指的都是苎麻。
  
  苎麻唯一麻烦的方面在于沤麻之后获得的纤维乱糟糟,需要大量的人工对纤维进行梳理整齐,然后才能纺线。
  
  这个过程叫做“绩麻”。
  
  虽然费时费力费工,但付出一分便绝对能收获一分,童叟无欺。所以“绩”这个字有了很深远的引申意义,“成绩”“绩效”皆来源于此。
  
  沤麻是一种原初的微生物发酵工程,受温度影响大致需要7-21天方可完成。此时正值春夏之交,少华部落一带温度适宜勃勃生机万物竟发,大约一周便可收获。
  
  当然也不能干等,趁着这个时间,杨令仪和徐瑶组向族人传授绳索和编织技巧。
  
  不同于纺织,编织的纤维来源更为广泛。之前少华部落有一定的编织基础,他们利用晒干的芦苇搓出纤维,他们知道先把纤维手捻成线,还知道将三根线绑在树上拉直,然后互相交叉“合股”成索。
  
  但更多的,他们就不知道了。
  
  所以他们搓出来的绳索很容易松散,而且长度不足。
  
  杨导师帮他们改进了绳索工艺。首先在“捻线”时,统一顺时针旋转,然后在“合股”时,统一逆时针旋转。
  
  在线的长度不够时,可以留出一掌的距离将两股线“接续”起来。
  
  绳索编织消耗投资点2点,因为之前已经有相当的基础,少华族人一学就会。
  
  徐瑶导师传授编织技术。该技术很重要,不但能直接获得关键工具,其“经纬交叉”的基本原理,也是下一步织布的前置技术。
  
  学习编织,最优秀的材料是竹篾。少华部落附近有茂密竹林,材料不缺,可惜缺工具。劈蔑需要锋利坚固的金属刃,石刀骨刀都干不了这活。
  
  只能退而求其次,继续使用少华人很熟悉的芦苇。但这次用的不是芦苇叶,而是之前部落中当成燃料的芦苇茎。
  
  将芦苇收割去叶,成捆在池中浸泡2天,水中加入草木灰软化植株结构。
  
  浸泡完成后捞出,从中心处劈成四半,用石器压扁晒干,获得粗糙芦条。
  
  用研磨石将粗糙芦条打磨光滑,以经纬交叉的方式打底-起墙-锁边,最后装上一根绳索当提手,便得到一个菜篮子。
  
  就是这么一只简陋的菜篮子,在女性族人中引起强烈轰动,所有女性放下手中的一切过来到徐瑶导师这边学习,她们迫切的希望得到一只自己的菜篮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