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孔然短故事小说集 > 《劫火书》

《劫火书》

《劫火书》 (第1/2页)

【卷一】
  
  壬寅孟秋,赤地千里。自芒种至处暑,天枢失度,祝融司权。河床绽裂如龟甲占文,稻禾焦卷若燔柴余烬。沈湛秋蜷居西山草堂,葛衣尽透,蕉扇生烟。檐下热浪扭曲作飞天姿,案头《云笈七签》翻至“摄伏魔精”章,汗渍氤氲竟成墨梅冷艳。
  
  是夜,携竹榻卧槐阴。忽见东南迸现流火,若万鸦焚翅掠空。俄而热风卷地,毕剥声自山麓骤起——野火如赤龙吐信,噬向草堂。湛秋仓皇披衣,唯负青布书囊遁走。回眸处,二十年藏书化冲霄烈焰,纸灰翻飞似玄蝶赴劫。
  
  【卷二】
  
  湛秋本崇祯壬午举人,甲申国变后弃儒冠,隐西山廿载。常慕靖节先生“采菊东篱”之趣,今岁竟见菊圃成焦土。踉跄至江畔,月下寒波泛赤,恍若血泪凝胭。忽闻芦荻深处欸乃声破,一叶扁舟载霜鬓叟,呼曰:“三日內此间当化焦火地狱,先生速渡!”
  
  舟至中流,老叟指江北群岫:“惟无名峰古寺可避此劫。”递来斑竹筒,触手生寒。湛秋细观,筒身烙梵文“吽”字,裂隙间渗松脂香,如千年泪痕。
  
  【卷三】
  
  披榛莽三昼夜,终见奇峰接云。此山竟存蓊郁气,古木交柯成碧穹。石碴道旁碑刻“迢迢路”,落款“憨山大师”。行至山腰,曦光穿林,照见岩壁“山日无尽”四字,笔力沉雄如鲁公泣血。湛秋暗惊:此非禅林,实乃古德涅槃道场。
  
  及抵山门,额匾“栖云禅院”墨色斑驳若蛇蜕。阶前老僧扫叶,抬头竟现重瞳!奉上竹筒,老僧抚掌笑:“四十年前与令尊观星,言壬寅秋有火劫。今竹筒犹在,故人已渺。”湛秋方知此了尘禅师,乃父亲方外至交。
  
  【卷四】
  
  禅院西厢藏经阁,推窗见大江如练。了尘指江心沙洲:“此高士矶,非独周处斩蛟处,实为陆羽煮茶故址。”又启经橱,异香扑鼻:“此中贮比丘尼昙曜血书《华严》八十卷,隋末乱世,以舌血代墨,每至‘如来现相品’则现莲华光。”
  
  湛秋自此昼抄经卷,夜观星象。某夕禅师指北辰:“紫微垣帝星晦暗,九璜失序。”湛秋默然,忆甲申年藏身胭脂井三日,井外哭嚎犹在耳畔。
  
  【卷五】
  
  九月霜降,江面初凝琉璃甲。湛秋于经橱暗格得焦尾琴残谱,题《碧天秋思》,注“嵇康绝响”。是夜抚琴松月下,至“孤鸿号外野”句,忽闻笛声穿云和鸣。了尘拄杖而来:“此山魈闻雅音现形,昔年弘一法师亦曾点化。”
  
  次日见崖畔紫竹数竿,节生太极纹。禅师斫竹制箫,试音时江面跃起金鳞龙鱼,额间白点若梵字“卍”,鱼尾击水成六铢钱纹。
  
  【卷六】
  
  重阳日,黑衣客叩门。面覆青铜饕餮纹具,声若破瓮:“奉平西王令,请高士出山。”湛秋惊觉吴三桂竟知踪迹。了尘忽掷念珠,击面具铿然:“施主额间煞气,非红尘客。”黑衣人狞笑褪具——青面无七窍,额生赤目!禅师急诵《楞严咒》,妖物化黑烟遁。
  
  湛秋汗透重衣:“此故国因果耶?”了尘叹:“非关兴替,乃康熙二年郑氏战船沉此,万千怨灵附兵器作祟。”
  
  【卷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