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策府来信 (第1/2页)
西魏王府的平静,被一封来自太原的密信,彻底击碎。
这日午后,秦琼正在兵部值房处理公务,一名亲兵悄然入内,呈上一枚以火漆密封的细小竹管,低声道:“尚书大人,太原急递,言务必亲呈大人。”
秦琼心中一动,太原?他接过竹管,挥退亲兵,捏碎火漆,从中取出一卷薄如蝉翼的绢帛。展开一看,字迹遒劲有力,风骨天成,开篇赫然是:
“大唐天策上将,领尚书令,秦王李世民,致书于大魏兵部尚书秦叔宝将军麾下:”
秦琼瞳孔微缩,屏息细读。信中并无任何招降纳叛的露骨言辞,通篇皆是恳切仰慕之情与纵论天下之势:
“孤素闻将军威名,神拳铁锏,义薄云天,乃当世之虎臣,乱世之砥柱。昔贾家楼结义,瓦岗聚雄,替天行道,天下瞩目。将军与程王、单公、罗弟等,皆人中之龙,世所罕有。孤每念及此,心向往之。”
“然今天下崩离,苍生倒悬。杨广无道,四海鼎沸。然群雄并起,各怀私心,或暴虐,或短视,难成大事。孤观天下,能解民倒悬、重开太平者,非有仁德之君与不世之才相辅不可。将军乃仁义智勇俱全之士,奈何栖身于猜忌之地,抱负难舒?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古训?”
“孤虽不才,然夙夜匪懈,唯以平定天下,再造太平为念。思贤若渴,如大旱之望云霓。将军若得闲暇,可遣心腹一晤,纵论天下,畅叙胸怀,亦快事也。”
“关山阻隔,纸短情长。惟愿将军善加珍摄,以待天命。他日有缘,或可把酒言欢,共叙匡扶之志。”
落款处,是“世民顿首再拜”,并盖有“天策上将之印”。
信文措辞极为谨慎客气,但字里行间流露的求贤若渴的诚意、对秦琼处境含蓄的理解与同情,以及对未来共图大业的隐约邀请,却如重锤般敲击在秦琼心上!尤其是那句“栖身于猜忌之地,抱负难舒”,简直一语道破了他近日来的苦闷!
秦琼持信的手,微微颤抖。他不是没有收到过其他势力的招揽书信,但如此礼贤下士、推心置腹,且出自声名鹊起、被徐茂功断言为“真命之主”的李世民之手,分量截然不同!他仿佛能看到那位远在太原的年轻秦王,正用一双睿智而真诚的眼睛,穿越千山万水,注视着自己。
与此同时,类似的密信,也以极其隐秘的方式,送到了逍遥王程咬金的府上。程咬金识字不多,由心腹念给他听。信中盛赞他“福缘深厚,豪迈天成,乃乱世之福将”,并隐约提及“**必不负功臣”之意。程咬金听得抓耳挠腮,咧着嘴对心腹道:“这李家老二,说话还挺中听!比李密那阴阳怪气的强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