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传说不绝命永恒 (第1/2页)
‘辛苦两月时间……’
‘终于十级了!’
王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躁动,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打开属性面板,查看收获。
这荒山野岭之地,危机四伏,指不定此刻就有强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偷偷窥视。
若有一口强弩,给自己来上那么一箭,阴沟里翻了船,那时可就欲哭无泪了。
人在江湖,万万大意不得。
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自然需要寻个安全之所,有李忠在旁护着才能卸去戒备,安心入定查看面板。
这就叫稳健!
先搜刮了下郑天寿的尸体,除了些许银子,并没有其他收获。
于是将尸体扔下悬崖,扬长而去。
“哥哥,可无恙?”
李忠早早备好了膏药,迎上来将王禹好一番打量。
见他只是衣角微脏,这才松了一口气。
王禹掏出收获,嘴角咧到耳后根,兴奋道:“一拳便打杀了,只得了几两银子。”
“如此便好。哥哥,你过来看,那厮绝对不正常……”
随着李忠到了小木屋,浓郁的血腥味刺鼻,一具挖了心肝的尸体横在当场,王禹狞起剑眉,咬牙道:
“哼!又是一个吃人的魔头,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兄弟,你说那开封府东京城里鲜花着锦、烈火蒸油,古往今来的盛世无出其右者,达官显贵好似活在天宫中。本该是盛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可你看这大宋江山,千疮百孔,魔头横行……唉!乱世将至,必有妖孽出啊!”
李忠也是苦下了脸,他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有很清晰的认知:
“咱刚从西北来,一个河湟开边,就让利州路民不聊生。常年跟西夏作战,整个西北无一日安宁。西北也就罢了,毕竟西夏人真的悍不畏死,要步步去蚕食。
可这京东两路,没有战乱之苦,却似乎比西北更苦。西北的汉子吃不饱饭大不了就入伍杀敌,在沙场上搏一场富贵。可京东路的汉子吃不饱饭,交不起苛捐杂税,可就只能上山落草了。”
“这就是官逼民反啊!”
宋徽宗赵佶,以短短十数年光阴,就败光了大宋朝的底蕴。
当今之时,朝政混乱,蔡京等奸臣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因为积累了大量财富,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
又有太监杨戬,设“稻田务”。
其实,朝廷是鼓励百姓开荒的。只要把土地开垦出来,朝廷就给予户籍和田契,甚至新开荒的田地还有赋税减免。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李彦及其党羽的摧残之下,这竟然成了敛财的渠道。
章惇的评价果然没错,“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就拿京东路来说,气候条件适宜、地貌特征良好,虽然有黄河为害,但母亲河却也带来了丰富有机质营养的泥沙,按理说应该人口稠密、百姓富庶才对。
实际情况却是,地广人稀,田野荒芜!
就如同王禹所看到的,清风山下有大片荒地,无土百姓却不愿去开垦,情愿被地主剥削。
因为你将荒地开垦数年,好不容易耕熟了,能去官府登记领证了,这时候,就会有豪强跳出来,说这明明是他家的地。
就算地主豪强不出手,官府那里也不好搞。
官府不要土地,但他们要税收。比如你开垦出十亩地,等到交税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要交二十亩的税。
王重八一家便是这样被逼破产的。
如上种种,便是大怂小商业发达的原因,无土百姓更愿涌进城里去打工。
就像武大郎,卖炊饼也能养活兄弟俩。
可无恒产者无恒心,北方野猪皮半兽人南下,这偌大的江山就该易主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没有宋徽宗这个昏君,那我王禹又怎么去改换天地。
二人挖了个坑将春花给埋了,至于那些强人的尸体,扔下悬崖,自有野兽来清理。
天寒地冻,随意猎了两头山猪,二人便匆匆下山而去。
一来一回,杀了个“白面郎君”郑天寿,其实也有两天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