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有耳,默契于心 (第1/2页)
貂蝉无声滑落的泪珠,如同滚烫的烙铁,烫在吕子乔的心上。他几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克制住将她拥入怀中、拭去泪水的冲动。然而,他敏锐的感知清晰地捕捉到,那四名护卫的气息已然绷紧到了极致,手按在刀柄上,目光如同鹰隼般锁定着他,只要他再有任何逾越之举,恐怕立刻便是刀兵相见的局面。楼内其他食客的好奇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此,其中难保没有曹操或其他势力的耳目。
张辽浑身肌肉紧绷,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眼神死死盯住那四名护卫,计算着一旦冲突爆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其制伏,护住主公与夫人。
护卫头领内心焦急:吕布!他竟敢靠近!丞相有令,绝不可让夫人与外界随意接触!若他再有动作,说不得只能……
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吕布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感强行压下。他知道,此刻绝非倾诉衷肠之时,任何过激的言行,都可能将貂蝉置于更危险的境地。他必须用最隐晦的方式,传递最关键的信息。
他缓缓直起身,目光依旧温柔地落在貂蝉梨花带雨的脸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一切嘈杂的清晰度,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往事已矣,未来可期。”这八个字,如同暮鼓晨钟,敲在貂蝉心上。“往事已矣”是安慰,是告诉她自己已非昔日那个只会逞勇斗狠、不计后果的吕布;“未来可期”是承诺,是向她描绘脱离牢笼、重获新生的希望。
他稍稍停顿,目光变得更加深沉而坚定,仿佛在凝视着她的灵魂,继续说道:
“照顾好自己,”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叮嘱,更蕴含着无尽的心疼与牵挂,“静待云开月明。”
“云开月明”!这四个字,是只有他们二人才懂的暗语!昔日在下邳,每当她因乱世飘零、前途未卜而忧心时,吕布总会用这句略显笨拙的话来安慰她,意为等待困境过去,重见光明。
此刻,吕布再次说出这四个字,其意味已然完全不同!这不再是虚无的安慰,而是明确的信号——他在行动,他在谋划,他在为他们的“云开月明”而努力!他要她忍耐,要她坚持,要她相信,他一定会来带她离开这片笼罩着她的“乌云”!
貂蝉的泪水依旧在流,但那原本充满震惊与担忧的眼神,在听到这熟悉的暗语后,瞬间注入了理解与无比坚定的信任。她看着眼前这个气质迥异、却更显沉稳可靠的男子,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所有的不安仿佛都找到了依托。
她不能说话,不能有任何明显的回应。她只是迎着吕布的目光,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微微颔首。
动作幅度小到除了紧紧盯着她的吕布,旁人根本无从察觉。但就是这个细微的动作,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蕴含了她全部的理解、承诺与期盼。奉先,我懂了!我会好好的,我会等你!无论多久,无论多难!
一切尽在不言中。千言万语,无尽深情,担忧嘱托,坚定承诺,都在这短暂的对视和这隐晦的交流中,传递得清清楚楚。
吕布看到了她眼中的理解和坚定,心中大石稍落。他知道,目的已经达到。再多停留,只会增加风险。
他深深地看了貂蝉最后一眼,仿佛要将她此刻的容颜刻入骨髓。然后,不再犹豫,毅然转身,对着那几名依旧高度戒备的护卫,甚至露出一个近乎礼貌的、略带歉意的微笑,仿佛刚才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对故人的问候。
他朝着张辽微微点头,两人一前一后,步履从容地走下楼梯,消失在望仙楼的入口处,汇入街面的人流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貂蝉怔怔地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良久,才缓缓抬起微微颤抖的手,拭去脸上的泪痕。她重新戴好帷帽,遮住了绝美的容颜,也遮住了眼中重新燃起的、名为希望的光芒。
这次短暂到只有寥寥数语的重逢,如同在暗夜里划过的流星,短暂却无比耀眼。它抚慰了相思,坚定了信念,更为后续那必然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的剧情,埋下了最深刻、最关键的情感伏笔。
静待云开月明。这不仅仅是一句安慰,更是一个男人对心爱之人的庄严誓约。许都的天空,似乎也因为这份誓约,而悄然酝酿起新的风雷。
与貂蝉短暂重逢,确认了她暂时无恙,也传递了坚守待援的信号后,吕布(吕子乔)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离开许都这个是非之地。久留必生变,曹操的耐心和猜忌都不会持续太久。他需要一个足够分量、且合情合理的理由,既能彰显忠诚,又能掌握主动,更要能让他名正言顺地离开许都,并最好能……接触到兵权。
机会就在眼前——那个僭越称帝、已成天下公敌的袁术,便是最好的切入点。
翌日朝会,气氛庄严肃穆。当例行议事接近尾声时,吕布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从容出列,对着御座上的汉献帝和一旁垂帘听政般的曹操,深深一揖。
“陛下,曹公,诸位同僚。”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逆贼袁术,僭号天子,悖逆人伦,罪不容诛!前番虽遭挫败,然其盘踞寿春,拥兵自重,仍为朝廷心腹大患!此獠不除,国法难申,天威难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