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82章 帕迦建路

第182章 帕迦建路

第182章 帕迦建路 (第1/2页)

王树坤清楚,按照朝廷的原则,路一级的首府未来将以襄人为主,一般都会避开夷人众多的大城市,选择位置优越的地方重新建设。豪拉城较小,新城建设需要时间,目前的帕迦路也要有个临时的落脚地。
  
  王树坤决定自己带着帕迦路的属员和帕迦师暂时在华氏城落脚,由布政使褚怀亮带着建设厅的人员先行抵达豪拉城一带,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新城,待新城建起来,所有人员再搬过去。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褚怀亮也只得服从这个安排,带着建设厅的人员乘船到豪拉一带选择合适的建城位置。
  
  褚怀亮带人在豪拉周边转了一圈,发现在豪拉以南的霍尔迪亚条件较好,这里位于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适合修建大型码头,周边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又位于全路的中心地带,非常适合作为路的首府。
  
  褚怀亮觉得此处的雨季刚过,正是建城的好机会,事不宜迟,当即就带人开始大干起来,防止时间耽误到下一轮雨季的到来。
  
  褚怀亮认为,两个雨季之间只有半年多的时间适合施工,干脆来个短平快,先不修城墙,重点修主干道和官衙、民房、军营。在建筑形式上,霍尔迪亚周边都是农田、林地,征地成本不高,国内的水泥运过来成本很高,首期就先以单层建筑为主,保证半年左右就能建成入住。
  
  令褚怀亮欣慰的是,朝廷将原在江淮一带为奴的扶桑人,全部运到霍尔迪亚一带,给他作为筑城的劳动力。有了这12万人,褚怀亮就有了底气,各个点位同时开建,筑路、建房、修军营,轰轰烈烈的干起来。
  
  褚怀亮知道,这些扶桑人已经废除奴籍,所以就给他们开出较高的报酬,还承诺新城建好以后,这些人可以优先留在新城,所建的房子也有他们一份,以后他们就是这里的新主人。
  
  这些扶桑人长期为奴,已经感觉到没什么希望了,没想到朝廷信守承诺,八年以后就将他们释放,后面按照工人给他们待遇。这次朝廷把他们全部运到帕迦路筑城,允诺筑城结束以后,就将留在帕迦路,他们的亲人也可以从扶桑道过来,和他们汇合。
  
  这些扶桑人又听褚怀亮说,所修筑的城市也有他们一份,立即干劲更足,每天高强度施工。这些扶桑人彻底怕了,好不容易获得自由之身,唯恐自己再忤逆汉人官员再次倒霉,所以都积极表现。
  
  褚怀亮一边筑城,一边想,新的首府肯定不能用天竺的旧称,应该起个名字。褚怀亮记得,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曾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在东天竺一带干出一番大事迹,干脆就将首府命名为玄策府。
  
  玄策府北部的豪拉旧城可以改为豪拉区,作为天竺夷人的聚居地,玄策城南部新建的区,以招徕扶桑人为主,可称为南桑区。褚怀亮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书信,让人送给王树坤,王树坤也很支持他的看法,同意按照他的意见命名。
  
  王树坤在华氏城也在奔忙,由于张广孝还在黑衣大食作战,日常的事务只能由他牵头处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各级政权,好歹前期各地都留了一些扶桑团,建立了临时政府,后面各郡、领的官员可以很快到位,建立新的机构。
  
  王树坤认为,帕迦路的政权将以华襄两族建立没错,但是华襄两族初来乍到,对当地的情况并未完全熟悉。可以参照符真路的做法,各级可以任命一些配合度较好的天竺官员作为参议,配合各级施政。这些参议仅是临时设置,待政权稳定以后,就逐步削减,给他们一笔养老金即可。
  
  对于帕拉王拉伐罗纳和其他几个小王,王树坤一个也不想用,将他们全部在华氏城软禁起来,但是他们的成年子女、亲属,可以在写下保证书后,获得自由,以普通夷人的身份,在帕迦路过活。
  
  朝廷在5月份就提前在扶桑道放出政策,首批往帕迦路迁移的扶桑人,以那12万战俘的扶桑家属为主,鼓励他们的家属到帕迦路跟那些人团聚,全部会得到妥善安置。
  
  扶桑人自第二波征战开始以后,就不断的关注前方的战事,同时也不断打听襄人到夷人地区的待遇问题。汉人官员向他们介绍符真路和巽他路的襄人待遇情况,确认襄人到了夷人地区会有优待,绝对会比在国内好很多。
  
  虽然经过八九年了,但是那些战俘的家人、亲属依然思念他们,很多人认为,早去、晚去都是去,既然襄人在夷人地区待遇不错,不如就第一批过去,早点和亲人团聚。
  
  那些下定决心要去帕迦路的扶桑人,在7月份就开始卖房卖地,处置家中无法带走的资产、牲畜,带着随身物品,汇集到东昌府、长崎、鹿儿岛等几个重要的港口,在8月份就开始乘船往帕迦路方向行驶,在马六甲作短暂停留,打听前方的情况。
  
  这些扶桑人一开始乘船抵达华氏城,后面听说他们的亲人都在豪拉一带筑城,就又纷纷赶到豪拉一带。这些扶桑人到豪拉以后,纷纷寻找自己的亲人,找到以后纷纷抱头痛哭,很多扶桑人忙着亲热叙旧,耽误了筑城。
  
  褚怀亮也不好驱赶他们,最后他想了一番,觉得这些战俘加上亲人至少有三十万,全部留在玄策府也不现实,于是做出决定,凡是家属来的,无法继续筑城的,可以带着家属到各郡发展,家属没来的,继续留在这里筑城。
  
  这次来帕迦路的各郡、领的扶桑公职人员,很多都与这些战俘及其家属都多少有些关系。各领初期都需要有一些自己人护着,所以各领就派出人员,到南桑区招徕这些战俘和家属。每个郡都有一个扶桑团,也有很多扶桑公职人员,各郡也派人到南桑区招徕他们的熟人。
  
  那些有出路的扶桑人就纷纷离去了,没有出路的继续留在这里,最后大约走了7万人,还剩5万。褚怀亮于是又从当地的天竺人那里征发一批民夫,挑选一批比较能干的扶桑人作为工头,带着新来的天竺人跟着筑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