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初试知行合一 (第2/2页)
杨婵点了点头,认可李风的考量。
杨婵沉吟片刻,又看向李风:“既然如此,前路漫漫,凶吉未卜。你虽已凝聚浩然正气,筑基纯阳,但于临敌护身的术之一道,似乎涉猎不深。若遇突发状况,恐难以周全应对。不如……趁此路途,我教你一些三界中常见的护身法术,如何?”
李风转过身,眼中露出欣然之色:“杨姑娘愿相授,李风求之不得,甚好!”
见李风应允,杨婵也是展颜一笑。
杨婵当即便从最基础,也最实用的五行遁术开始教起。
依据五行生克之理,将土遁、水遁、木遁等法门的运转关窍、手印咒诀一一细致道来。
“五行遁术,乃借天地五行之气融于自身,需以特定咒文为引,手印为桥,沟通相应元气,方能身化流光,遁行无阻。你看,这便是土遁之诀……”
杨婵一边解说,一边亲自演示,身形在一团黄光中倏忽消失,又于数百丈之外悄然出现,仙姿飘逸,法度严谨。
然而,一旁的李风却并未如她一般结印念咒。
李风只是凝神静听,双眸之中清光流转,仿佛在解析着杨婵演示中蕴含的天地至理。
待杨婵演示完毕,李风略作沉吟,随即心念微动。
下一刻,不见咒文响起,不见灵光爆闪,李风的身影就如同被大地包容一般,自然而然地沉入脚下土地,瞬间出现在杨婵方才现身的位置,整个过程无声无息,流畅至极,仿佛他本就该如此移动。
杨婵美眸瞬间睁大,绝美的脸庞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愕然。
“这……土遁?你……你未曾念咒结印?!”
杨婵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五行遁术虽非不传之秘,但也需严格遵循法诀,岂是这般心想事成的?
李风看着杨婵惊讶的模样,平静地解释道:“杨姑娘所授法诀精妙,阐明了遁术之本,乃借五行之气。我既明其理,知其乃心念调动外界五行之力。那么,心有所念,力既随之,又何必拘泥于咒文手印之形?心至,则法至。”
心至,则法至!
这是何等境界?
这已近乎传说中的言出法随雏形!
三界众生,纵是仙神,施法也多依仗咒、印、符、器,此为沟通天地之桥。
而李风,竟仿佛直接立于法则的彼岸,心念所向,便是桥梁本身!
杨婵怔怔地看着李风,心中翻涌起滔天巨浪。
杨婵终于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何骊山老母会说李风的路霸道绝伦,为何兄长杨戬会如此忌惮他这个变数。
李风修出浩然正气之后,本身就是心力的汇聚,集义,便是积攒的心力。
这便是道儒双修的厉害之处,心念之力非同小可,一念之间即可,本质上心是儒的分支。
有了浩然正气这股至纯至刚的心力作为能源,李风施展法术便无需再走咒语-手印-沟通天地的传统外求路径。
直接运用心学的最高心法,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