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我未看此花时 (第1/2页)
杨戬将《纯阳天仙诀》收起,算是为天庭旧案画上一个句号。
承认李风获得功法是仙缘,而非罪证,归还失物即了结,这符合天庭程序,谁也挑不出错。
杨戬将案件的核心定性为奎木狼与百花仙子私通凡间,这既是事实,也将追查范围牢牢锁定在天庭内部。
如此一来,无论西方菩萨有何想法,都再难凭借此案作为插手,乃至要求羁押李风的理由,天庭内部查案,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
观音菩萨其实不应该是让惠岸行者主动告知的,因为没有估算出妹妹在杨戬心中的重要性,反而让杨戬决定直接结了此案。
杨戬目光再次落回李风与杨婵身上,那份属于兄长的好奇与属于强者的探究心占了上风,不由询问。
“旧案既了,且说说你二人之事。方才三妹一番论道,机锋锐利,竟让为兄亦觉词穷。不过一载光阴,何以有如此脱胎换骨之变?这一年,你们是如何悟道的?”
杨婵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光彩,辩过这个斧劈桃山,名震三界的二哥,对于杨婵而言,可是一次极大的扬眉吐气跟人生得意之事。
在杨婵漫长的生命里,二哥杨戬一直是那座巍峨不可逾越的高山。
杨戬是法力无边的战神,是铁面无私的司法天神,更是自幼管教杨婵、庇护杨婵,但是也无形中定义了杨婵认知边界的严兄。
在杨戬面前,自己似乎永远是那个需要被指引、被保护的妹妹。
可以说,这一次胜过二哥,这股自信,如同是一次成人礼一般,这是外人无法理解的感受。
杨婵得意说道:“二哥,此事还须从袁守城建言说起。他言道欲明世情,可观玄武门。李风很是认可这个建议,科举尚有一年之期,不若格物玄武门,于玄武门静观尘寰变迁。故此,我二人便在那玄武门下,以宝莲灯护持,格了一年。”
“格物?”
杨戬神目之中掠过一丝不解。
李风此时拱手解释:“回真君,此格非穷究外物形貌,而是正其念头,观其流变,以明其理。譬如观一株古木,非只看其枝叶繁茂,亦要观其根系如何扎于厚土,历经几多风霜雨雪,方能成就今日之姿。玄武门亦然,非只是一处旧宫门,更是观照王朝气运,人心向背,因果交织之一面明镜。也是三界之中,因果洪流最猛烈,最莫测之处!”
杨戬自然是知晓玄武门蕴含了多少,没想到两人竟然到这里去格物,简直是大胆。
要知道这里是皇宫之中,若不是有宝莲灯哪怕是自己都无法在这里待下去,不如就会冲撞人间气运。
再者,稍微不小心,被这磅礴的因果之力冲击,后果难测。
杨戬顿时无语了:“你们好生大胆,也不怕窥天之罚,还敢跟我说这些,也就你有宝莲灯护身,罢了,且说你二人于玄武门,窥见了何等道理?”
听了杨戬的话,李风一愣,窥天之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