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龙舟记:各领风骚 (第1/2页)
岸边的柳荫下,几个小太监并几个官员亲随凑在一处,低语声窸窸窣窣。树影间窥视,手中拂尘轻颤。
“我押太子殿下胜,船夫都是精选的东宫卫士,稳当!”
“我看好二皇子,他虽然远在边关,但派出的赛手皆出自沙场精锐,力气足!”
“我押大皇子,听说他请了南边的船夫来划舟。”
“我押御林军,天子的亲军,必得圣心所向,气势无双!”
“我押工部,听说采用了最新的造船工艺。”
“嘿,我悄悄押三殿下五两。”
“你疯了?那‘鲤鱼’能赢?”
“图个乐子嘛!你看那鱼眼睛,多喜庆!”
高台上,皇帝也到了,瞧着远处河面那条格格不入的鲤鱼舟,对着崔一渡捋须失笑:“皇儿,你这龙舟……嗯,鲤鱼舟,倒是有趣。”
崔一渡一揖到底,一本正经:“回父皇,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儿臣想着,龙王爷过端午,换个坐骑也新鲜。”
一句话引得后宫嫔妃都笑了起来,台上气氛顿时松快。
时辰差不多了,各龙舟队朝竞赛区缓缓驶去。河面上排着一只鲤鱼舟和十一只大小长度一样的龙舟,每只船都漆得油亮。
太子队的龙舟是朱红色的,队员们穿着藏青锦服,腰间系着赤金带,贵气逼人,一个个站得笔挺,像根根插在船上的标枪;
景王队的鲤鱼舟通体赤红,鱼嘴处衔着一串铜铃,上面站着男女老少,最老的有七十岁,年幼的才七岁,他们手持彩旗,笑声如铃。铜铃随风轻响,似与流水应和,竟不显喧闹,反添几分人间烟火清欢。
端王队的龙舟粉紫色得近乎娇艳,队员们穿着灰白衣裳,腰上系着红腰带,领队站在船头大喊“加油冲啊”,队员呼应“吃嘎嘎呀”①,整齐嘹亮的呼喊声表明,赛后一船的纤夫要改善伙食;
御林军队深蓝色的龙舟显得沉稳,队员们穿着墨绿军装,腰间挂着佩刀,动作整齐得像用尺子量过,喊口号的声音比打雷还响;
二皇子镇北王卫弘祯的边关将士队龙舟最粗野,黑褐色的船头上挂着一面绣着“镇北军”的红旗,队员们穿着玄色短打,露出结实的胳膊,肌肉块子像块生铁,手里的桨比别人的粗一圈,往水里一插就是个大漩涡;
百官队的龙舟十分滑稽,灰色的船头上挂着一块“百官同乐”的木牌,队员们穿着圆领官服,有的戴着纱帽,有的戴着幞头,手里的桨举得高高低低,像群刚学走路的孩子;
还有翰林学士队浅青色的龙舟,船头摆着一盆精美的凤尾竹,队员们穿着月白儒衫,手里拿着折扇,一边划一边吟诗,结果被旁边的端王纤夫队溅了一身水,把扇子都打湿了,气得老学士直跺脚;
太医院队的龙舟更有意思,淡绿色的船头上挂着一大串艾草,队员们穿着藏青医服,身上挂着药箱,划着划着突然停下来,给队友号脉,说“你脉象浮数,怕是要中暑”,结果被后面的御林军队超过,队友们急得直喊“王太医,比赛完了再看病!”
王太医却摸着胡子说“急什么,身体是战斗的本钱”,惹得各舟队的人笑成一团。
辰时三刻,三声炮响划破薄雾,岸边的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众人翘首东望,只见河面浪花翻涌,各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
“天子御前,所向无敌!”御林军队的深蓝色龙舟则如钢铁洪流破浪前行,每一下击水都带着军阵的肃杀之气,墨绿身影整齐划一,仿佛刀刻斧凿而成。船头旗帜猎猎作响,竟压得河风也为之退让三分。水花飞溅如碎玉,航迹笔直如剑锋,隐隐有争锋夺魁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