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车迟国斗法(二) (第1/2页)
却说敖徒讲解求雨之事,询问和尚求雨时供奉了多少香油、黄金。
和尚却不能理解。
和尚道:“道长老爷,那是大灾之年,都饿死人了。百姓吃的是土,谁还来礼佛?哪还有什么香油、黄金供奉?能有些香烛供奉已经是十分不错了。”
敖徒笑道:“呵,你看!既无香油?也无黄金?叫佛空来一趟,还说什么诚心?”
和尚道:“怎能如此说?那富庶之国,有香油、黄金供奉,是诚心礼佛;我等贫瘠之国,无香油、黄金供奉,就不是诚心礼佛了?我们所搓香烛,也是倾尽余力,怎么就能说不是诚心呢?”
敖徒道:“倾尽余力,那以往你们求雨时可灵验?”
和尚道:“这……五回六回也能灵验一次。”
敖徒笑道:“五六回才灵验一次,那是你们碰巧赶上了。”
和尚无力反驳。
敖徒道:“说起来,既然你们往日求雨时也不灵验,国君恼你们作甚?”
和尚道:“这还不是因为……”
敖徒道:“因为什么?”
和尚有些不太敢说。
敖徒道:“无妨,我是外来的道士,和你们无冤无仇,年轻时也曾学过佛法,算是半个佛门中人。你说与我听,我定不外传。”
和尚看了看敖徒,见敖徒面容和善,十分亲和,倒是个好人模样,于是道:
“好吧,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往年求雨,和尚道士都是时灵时不灵,只要尽心了,纵使求不来雨也不妨事。可偏偏那年来了三位国师。挥手之间,呼风唤雨,立时解救了灾情,这便显得我们和尚无用了,国君因此而恼怒。”
敖徒道:“这就是你们运道不好了。我也是听说了你家国师有大法力,故而慕名前来拜谒。”
和尚道:“唉,谁说不是呢。还请道长老爷稍候,我这就前去通报。”
敖徒点头。
和尚回去通报。
很快,来了两个二十来岁的小道士,头戴星冠,身穿道袍,见到敖徒模样,上前行礼。
敖徒还礼,道明来意。
两个小道士道:“请道长先入寒观暂歇,我家三位师父正在三清殿中修醮,待事毕后,闻道长前来,必亲来迎接。”
敖徒道:“不知是大醮小醮?”
两个小道士道:“是小醮,明日便可结束。只因国君年迈,有些小恙,我家三位师父为其消灾祈福。”
敖徒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两个小道士领着敖徒在一间客房住下。
两个小道士问道:“还未请教道长道号,待我家师父修醮结束后,我们也好回话。”
敖徒道:“贫道号太西真人。”
两个小道士闻言,更不敢怠慢。
他们之前见敖徒衣着不凡,便不敢失礼;如今又见敖徒以太西为号,太乃至极之意,岂能随意取之,因此更多尊敬。
两个小道士道:“真人远道而来,权且在此歇息涤尘。我等前去整备斋供,未知真人除清规之外,可另有什么别的忌讳?”
敖徒道:“没有别的忌讳。”
两个小道士道:“那请真人暂歇,我们这就下去准备。”
敖徒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