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玉清教还要不要风评? (第1/2页)
神都,乾元殿
此刻,天后正在召集文武百官议事,而由国师慕容玥操控的山河镜,在大殿半空显现,将鹤山前线发生的一幕直观地展现给殿中的文武群臣看。
大景的诸文武官员脸上皆是面色凝重,目光惊惧莫名。
先前只是在奏报中知晓安州魔道妖人为祸,但如今亲眼所见,感官又不一样。
只见其上仙道中人的身影,以及原本是安州的子民,身上还穿着各种布帛衣物,但此刻神情狰狞,一如野兽,向着鹤山之上的百姓发出阵阵嘶吼。
这……
可以说,没有人想让自己的亲朋变成这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魔道妖人,简直丧尽天良!”中书令蔡恒原本和善的面容都现出少见的怒意,苍声道。
侍中姚知微道:“三教受道田供奉,朱雀司受朝廷俸禄供养,这些奇人异士在何处?”
几位宰相脸上皆有怒气。
下方朝堂百官同样议论纷纷,唾骂魔道妖人,作孽深重。
这不是一个两个百姓受妖魔所害,这是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变成尸妖。
一时间,文武百官对魔道妖人口诛笔伐。
随着姚知微唾骂三教道人,文武百官也开始议论不停。
顾南烛见得殿中义愤填膺的文武百官,暗道,这就是天后娘娘所要的效果。
中外哗然一片,可谓千夫所指。
那么究竟是《谁坐视了妖魔作乱》?
随着时间过去,朝堂上的舆论必然传导至整个神都,乃至天下数百州府,数千万百姓。
玉清教还要不要风评?
如果天下毁谤加身,那么玉清教门人出门在外也颜面无光,而且还会影响彼等在上层眼中的信誉,对大景中枢政局的渗透和把控也不利。
这就是天后因神都沈羡和崔卢两族比试,而受得启发的一招——舆论战!
天后本就是政斗属性点满的女强人,可以说现学现卖。
这时,尚书右仆射,张怀道脸色阴沉如铁,沉声道:“姚相和诸卿莫要怪罪错了人!据老夫所知,这次安州妖祸,上清教派出不少仙道中人,太清也有青羊观中人,唯有玉清方面坐视,身为道官的安州刺史崔旭,更是不知所踪!”
此言一出,乾元殿中的群臣再次哗然!
“国贼崔卢,误天下苍生!”
这时,御史大夫窦江,神情痛心疾首,忽而开口道。
这位朝堂有名的黄老大贤,一向推崇崔卢两族这等清望,难得如此开口。
故而一开口,殿中先是一静,故而更为赞同。
国贼崔卢,已成朝野共识!
这不,大家上朝时那旗杆上悬挂的两位崔卢子弟,还有那横幅还没彻底撤去呢!
而蔡恒则是瞥了一眼窦江,目含深意。
如今群臣舆情汹汹,分明是要唾骂玉清教,但这位窦大夫则是巧妙地将火烧到崔卢二族。
已经有些打死老虎的意思。
而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官员也都纷纷谩骂身为安州刺史的崔旭,庸碌无能。
此刻在兵部官员班列的崔尚,脸色苍白如纸,低着头听着周围官员对崔卢二族的唾骂。
心头涌起一股悲凉。
当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船破偏遇打头风!
九弟怎么能那般糊涂!
安州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不在安州守着,这是去了何处?
如此一来,朝野上下皆指责崔氏一族,崔卢两族当何去何从?
而上首御座之上,天后一袭华美衣裙,头戴一顶流珠垂落的金冠,玉容明艳端丽,落座在一张密布花纹的靠背椅子之上,听着下方百官对崔卢两族的唾骂。
她要的就是这个场面!
丽人玉容如霜,朱唇轻启:“魏卿,可是还对沈学士领兵,心存异议?”
原来沈羡授官神兵道行军总管一事,在兵部层面得到了魏学谦的反对。
授沈羡为壮武将军,魏学谦不反对,因为斩杀两位魔道妖人,官职升得理直气壮,但让沈羡担任行军总管,魏学谦颇有异议。
魏学谦拱手道:“天后娘娘,沈学士个人武勇再是出色,但排兵布阵,行军打仗,并非武将自持武勇之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还请天后娘娘慎重。”
这位魏尚书师从兵家大贤江融,对沈羡领兵出征并不看好。
身为天后同样信重的宰臣,天后还是想得到魏学谦的认同的。
在场的几位宰相,如尚书左仆射韦琮,也出班道:“娘娘,老臣以为魏相所言甚是,带兵打仗非积年宿将不可胜任,如今妖魔为祸,一旦势大难制,糜烂安州,就有天下大乱之忧。”
天后道:“此次不一样,这一次涉及魔道妖人,朕之所用沈学士为帅,只因此事发生在安州,又是在谷河县这等要害之地,沈学士作为本地之人,知悉山川地理,由其担任行军总管,更得人和之便。”
其实,天后的想法,是给沈羡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魏学谦道:“可以其为副总管即是,如今魔道中人在安州这等人烟稠密之地为祸,一个不慎,河北河南两道将有倾覆之危,娘娘,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臣还请娘娘三思。”
在这位兵部尚书眼中,天后的用人有时候过于随意,导致一个问题,有可能碰到大才,但也极容易被坑。
如果是寻常中事,还可由着性子,但这等用兵大事,岂能任由性子来?
“此言,沈学士先前也曾说过,提及魔道妖人,还有其他动作。”天后面色高妙,却语气笃定道。
见魏学谦张嘴欲再辨,天后却语气坚决说道:“魏卿,此战还有魏博节度使安守信为副贰,纵然当真有纰漏,其也可接管兵权执政,不会有兵败之忧。”
魏学谦闻言,向来知道天后性情,也不好再多说。
而此刻,侍中姚知微惊声道:“魏相,你看魔道中人似是又来了大能。”
一众文武百官再次将心神投入至法镜之上,但见从远处来了一位大能,加入了战团。
正是到来的于护法。
慕容玥此刻,则是将明澈目光投向山河镜中出现的身影。
暗道,沈师弟连斩几位道胎境,比之先前更为轻松了,显然武道意志已经锤炼圆满了,看举手之间的罡气流动,已经突破了武道第四境!
当真是飞熊之体,修炼奇才!
天后眸光落在那手持琉璃宝灯,同时驱动玉如意的洞阳道人,问道:“国师,青鸾也在那里,不过那位道人,是怎么回事儿?看着有些面生。”
大景疆域何其辽阔,三教不知多少仙道中人,天后也不是个个都认识。
慕容玥脸上现出回忆之色,道:“好像是玉清教的人,现为州学祭酒,道号洞阳道人。”
天后点了点螓首,凤眸现出恍然之色,道:“朕想起来了,安州是有一位州学祭酒,不过这般修为是第几境?”
“第六境,洞虚之境。”慕容玥目光现出思索之色,道:“看着应是长公主殿下的好友,应是玉清教门人。”
天后赞道:“玉清教能有这等公忠体国的道人,也算殊为难得。”
玉清教在此次大劫中袖手旁观,早已恶了天后,让其心生烦厌,但却没有想到能有一二玉清门徒出来助拳。
而下方的文武百官,和玉清教有勾连的官员,闻听天后之言,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事情到这个地步,的确有些不像话,回去还是劝劝。
慕容玥声音清冽道:“玉清一脉,也并非铁板一块,也有一二心念天下苍生之人,只是这等人终究是少数。”
不可能说一个教派,所有的人都是坏人,可能有一二成心怀公义的好人,但也被裹挟在大势中。
天后面上若有所思,道:“可惜终究是少之又少。”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她临朝称制。
慕容玥道:“娘娘,钦天监的人说,尸阴宗的图谋已经有线索了。”
魔道中人如此大张旗鼓搞事,自然所图甚大,上清教也不是傻子,没有多久就反应过来。
天后道:“什么图谋?”
慕容玥眸光熠熠,道:“应是上古残缺洞天或福地一类的遗宝。”
此方世界,历史悠久,在上古之中神祇治世,现在包括三清大教以及魔门诸宗的很多洞天福地,都是从上古遗留而来。
天后眼前一亮,问道:“司马掌教那边儿有没有说什么?”
如果是洞天福地,里面就有上古仙人的遗宝,如果能够取出来,定然能够化作皇室的底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