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镇国公朝堂危机 (第1/2页)
第二日清晨,天色未明。
皇宫内的钟声响起,打破了寂静,早朝开始。
大臣们身着朝服,列队依次踏入朝堂。
镇国公顾君尧一如往常,神色沉稳地步入朝堂。
待大臣们站定,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
众臣行礼后,大太监喊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都察院御史李林向前一步,躬身行礼后说道。
“陛下,臣有本奏。近日听闻镇国公府大公子顾逸尘回京多日,却未向陛下述职,此举有违朝廷礼制,望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镇国公心中一凛,他料到柳贵妃不会就此罢休,却没想到她竟鼓动都察院御史发难。
朝中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品级大多不高,可政治地位却极为突出。
从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到弹劾、纠察百司百官,乃至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等,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社会生活,全都在他们的监察和言事范畴内。
简单来说,这都察院御史就是个刺头,向来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
镇国公暗道:这老王八羔子,给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
皇帝微微皱眉,看向顾君尧,问道:“镇国公,此事是否属实?你为何不上奏此事?”
镇国公赶忙出列,跪地回禀。
“陛下,犬子回京途中遭遇刺杀,身负重伤,尚在养伤,故而未能及时述职。臣本想待犬子伤势稳定,让其自行上奏陛下,恳请陛下恕罪。”
皇帝神色稍缓,说道:“原来如此。只是既然回京遇刺,为何不报?”
镇国公一拜。
“边关刚平,诸事繁杂,犬子本是为了家中新得小女归家数日,尚且不知是何私仇旧怨,本欲待到犬子恢复后再上报。”
这时,站在一旁得都察院御史出言反驳镇国公。
“若是何人归京,都如令郎般随意,规矩岂不是摆设。再者,遇刺不报,大理寺在镇国公眼中又岂是摆设!”
镇国公强压心头怒火,语气尽量沉稳。
“御史大人,话不可如此说。我儿遇刺,实出意外,且伤势严重,老臣这几日忙于照料,一时疏忽未能禀报,并非不把规矩和大理寺放在眼里。”
那都察院御史却不依不饶。
“镇国公,您乃朝廷重臣,更应以身作则。令郎之事,关乎朝廷纲纪,怎能以一句疏忽了事?如今朝堂上下,都盯着此事,若不严肃处理,恐难服众。”
朝堂上众人听闻,又是一阵低声议论,不少人微微点头,显然被御史之言说动。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朝堂上的争论,神色阴晴不定。
敲了敲龙椅,朝堂上的窃窃私语纷纷静了下来。
“镇国公,令郎何日可上朝述职?”
镇国公回身应道:“陛下,近几日便可。”
都察院御史冷声打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