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心中一慌【拜谢!再拜!欠更36K】 (第2/2页)
最后,还是柴夫人请了漆匠,才将这事儿干完。
如今徐载靖的这副甲胄,每个甲片上都涂了漆,在旁边看去整体暗含光泽,变得十分典雅尊贵。
几处有牛皮的地方,也被涂抹了油脂,变得焕然一新。
擦拭完甲胄的柴铮铮,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后,将臂鞲固定在了木偶上。
看着甲胄,柴铮铮满意的点了下头。
这时,
女使拂衣穿过珠帘走了进来。
“姑娘!”
“嗯?”柴铮铮转头看来。
“姑娘,今日奴婢出去,听说昨日在李家首饰铺,有个富户家的女使,跪在店铺门前哭闹叫喊!”
“啊?这是为何呀?”柴铮铮疑惑的问道。
“说是店里的一个学徒,和这女子有什么纠葛,不帮她赎身,她就决不罢休,要闹到底!”拂衣道。
“莫非是首饰铺里的学徒,始乱终弃?”一旁的云木问道。
拂衣摇头:“好像不是这样,是那女子自己同人私奔,结果被相好的给卖掉了。”
“姑娘,你看我,这都没说最重要的,那女子闹的学徒,正是青草的弟弟。”
“什么!”柴铮铮一下皱起了眉头:“青草的弟弟?”
“嗯嗯!奴婢特意问的!”
“今日那女子可去李家首饰铺了?”柴铮铮问道。
拂衣摇头:“奴婢特意绕了一下,去到了李家首饰铺,门口倒是没看到人。”
“可知道,那闹事女子,是哪家的?”
看着拂衣的样子,柴铮铮淡然道:“快快打听清楚。”
“是,姑娘!”拂衣赶忙转身离开。
云木看着眼睛动个不停的柴铮铮,道:“姑娘,便是拂衣打听清楚了,您也不好直接出手。”
柴铮铮点头:“我知道!”
“夫人来了。”
方才朝外走去的拂衣喊道。
柴铮铮赶忙朝外间走去。
“母亲,您怎么过来了?”柴铮铮笑道。
柴夫人摆了摆手。
柴铮铮屋内其他女使纷纷朝外走去。
柴夫人则牵着女儿的手,朝着里间走去,道:“自然是怕你做什么傻事儿。”
柴铮铮挤出一丝笑容,道:“女儿怎么会做傻事!”
“青草弟弟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会不知道?”
“是晴雪的同村之人,又是徐家五郎身边的女使,你会坐视不管?”
柴铮铮:“我”
柴夫人拍了拍柴铮铮的手,道:“铮铮你也别担心了,我身边的妈妈去那户人家问过了,那妇人已经被送出京了。”
“这么快?”柴铮铮很是惊讶。
柴夫人笑了笑:“徐家五郎怎么说也是侯府嫡子,自己简在帝心,父兄也正当用,这点小事儿能算什么?”
“你大嫂上午就把这事儿告诉我了!”
柴铮铮松了口气,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说完,
柴铮铮侧头看着微笑的柴夫人,疑惑道:“母亲,您笑什么?”
柴夫人指了指不远处的甲胄木偶,笑道:“我瞧着它挺好看的。”
“母亲,您看过多少次了,肯定不是因为这个!”柴铮铮笑着摇头。
柴夫人无奈的看着柴铮铮,道:“要么我说真话?”
柴铮铮颔首。
柴夫人笑道:“那我说了,你可别害羞。”
“女儿不害羞!”柴铮铮正色道。
柴夫人道:“过了年二月,会试就要开始了,结束后我瞧着,要和你父亲一起,去徐家一趟。”
“啊?”柴铮铮眼睛不知道往哪儿放,道:“您和母亲去徐家干嘛?”
“自然是你的终身大事!”柴夫人道:“不论徐家哥儿会试结果是唔唔?”
被柴铮铮用手捂住嘴的柴夫人,无奈的看着自家女儿。
柴铮铮:“母亲,您可别乱说!要忌口的!”
柴夫人将自家姑娘的手,从嘴边推开:“人家苦读多年是有真本事的,岂会因为我说话就出事儿?”
柴铮铮抿嘴道:“那,那咱们也得注意点儿不是。”
柴夫人无奈摇头:“行吧。”
说完,柴夫人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柴铮铮。
“母亲,您这么看女儿干嘛?”柴铮铮问道。
柴夫人:“铮铮,过些日子,英国公家五娘也要出嫁了。”
“女儿知道!”柴铮铮笑着点头道:“是和张家五姐姐青梅竹马的郑二郎。”
“郑大夫人您也见过几次,虽然为人严肃不苟言笑,但听人说她极为正派讲理,张家五姐姐嫁过去,想来日子差不了。”
柴夫人同意的点了下头:“不错!郑二郎也有军功在身,瞧着朝廷局势,想来以后前程远大。”
“母亲,朝廷什么局势啊?”柴铮铮一脸迷惑。
柴夫人摸了摸柴铮铮的脸颊,道:“你还小,看不明白,过一两年你就知道了。”
“好吧!”柴铮铮点头,心中想着找时间去问自家两个兄长。
“铮铮,和你差不多年纪的几位姑娘,有的入了宫,有的嫁了人”柴夫人继续道。
“但,有一位却连过草贴的风声都没有。”
柴铮铮闻言一愣,眼睛转了转,笑道:“母亲,您是说辅国公窦家小女儿,还是中山侯家姑娘?”
柴夫人撇了下嘴,直言道:“你母亲我,说的是荣家飞燕姑娘。”
“.”柴铮铮一时无言,片刻后道:“哦!您说飞燕妹妹啊!”
“唉!”柴夫人轻叹了口气,点头道:“想当初,我就该直接应下徐侯夫人的话!”
“把事情定下了,我这心里也不用老是打鼓了。”
柴铮铮抬头看了眼柴夫人,道:“您这么担心干嘛啊?女儿都不着急!”
“哼!”柴夫人笑着哼了一声:“我怎么能不担心?”
“之前太子殿下大婚,靖哥儿那孩子不出京,就又立了大功!汴京内外多少富贵人家都盯上了他!”
“如今,哪怕是让自己女儿去做妾,有些人家也会很乐意!”
柴夫人怅然的说道。
“啊?母亲,不会吧.”柴铮铮语气很不确定的问道。
“怎么不会呀?”柴夫人反问道。
看着有些心虚的女儿,柴夫人继续道:
“你还在那儿不着急!妾室不妾室放到一旁,别的也不说!”
“就说一门五翰林的海大相公家,小女儿可还养在深闺呢!”
“海大相公还是靖哥儿大姐夫的座师!之前徐侯在西北,也是海大相公坐镇太原府!”
“这两家的渊源,可比咱家和徐家深多了。”
“再说,靖哥儿于海家小女儿,说起来也有救命之恩呢。”
柴铮铮听完,心里略慌,看着柴夫人:“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