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神医 (第1/2页)
吴藏海这一番话,既表达了对此事的不满,又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还关心了姑姑的未来。
显得既有高度又重亲情。
听得吴多福连连点头,心里那点疙瘩也顺了不少:“说的是,说的是啊!”
坐在角落的黎巧巧和默默扒饭的吴涯交换了一个眼神,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震惊。
这吴藏海,说话做事的老练程度,简直甩出吴家其他人十八条街!
情商智商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原书男主,果然不是盖的。
饭桌上的气氛,因吴藏海的存在,竟显出几分罕见的和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吴藏海似乎不经意地提起:“此次回来,听闻县城里近来了一位神医,姓龚,据传医术通神,能治百病,甚是了得。许多疑难杂症,经他手都能妙手回春。都说他鹤发童颜,颇有仙风道骨之姿。”
“神医?”奶奶张金花的耳朵瞬间就竖了起来,眼睛发亮,“真能治百病?”
吴藏海微微一笑,语气平和:“传闻如此,想必是有些真本事的。孙儿也只是听闻,未曾亲见。据说他云游四方,并不会在县城久留。”
张金花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急切又惋惜的神情。
吴藏海话锋轻轻一转,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正在努力扮演痴傻儿的吴涯,语气带着几分关切:“若是机缘巧合,这位龚神医游历到我们乐川镇来,或许可以请他来为四叔诊治一番?四叔这病症多年,若真有神医圣手,说不定能有一线希望。”
“啪嗒!”一声,张金花的筷子掉在了桌上。
她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激动得变了调:“对啊!咋把这茬忘了!铁牛,我的儿啊!海哥儿,你说得对!说得太对了!要是那神医能来,说啥也得请他给你四叔瞧瞧!”
然而,坐在下首的黎巧巧,在听到“龚神医”三个字时,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再听到吴藏海后面的话,她后脊梁瞬间窜起一股寒意!
没记错的话,原书里,就是这个所谓的龚神医,根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招摇撞骗,用的虎狼之药差点没直接把原本就体弱的真吴铁牛给送走!
吴藏海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这个时候,用这种看似无意的方式提起这件事?
黎巧巧的手在桌下悄然握紧,指甲掐进了掌心。
她彻底明白了。
这不是关心。
这是吴藏海对四房出手的信号!
他利用了奶奶张金花对四儿子的溺爱心理,精准地抛出了一个诱饵。一旦张金花咬钩,拼命去寻所谓的“神医”,等待着四房的,将是一个致命的陷阱!
黎巧巧抬起头,恰好对上吴藏海不经意间瞥过来的目光。
那目光十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却让黎巧巧感到心头一凛。
她立刻低头,同时在桌子底下,飞快地轻轻踢了旁边埋头扒饭的傻丈夫吴涯一脚。
吴涯正努力扮演痴傻儿,吃得糊了一脸粥。
被踢了一下,他动作顿住,傻乎乎地抬头看向黎巧巧,嘴里还含着东西含糊道:“媳妇……踢……踢牛牛做啥?”
但桌子底下,他的脚也默默回碰了一下黎巧巧,表示收到信号。
黎巧巧没理他,只顾着满脸惊喜地看向吴藏海:“海哥儿,你说的是真的吗?真有这么厉害的神医?能治百病?”
吴藏海瞥了她一眼,脸上没什么表情,点点头,又摇摇头:“也只是听说,传得神乎其神罢了。究竟如何,还得两说。而且,就算真有其人,也未必就擅长治所有的病症。”
他话说得含蓄,但意思明白,得打听清楚人家会不会治傻病。
一家之主吴多福,一直沉着脸听,这会儿把筷子往碗边一磕,发出清脆的响声。
瓮声瓮气地开口:“哼,什么神医鬼医的!傻病那是胎里带的,或是烧坏了脑子,那是大罗金仙来了也没辙!净是些骗钱的把戏,有那闲钱瞎折腾,不如紧着点,供藏海好好读书上进才是正理!咱们家底子薄,经不起瞎祸害!”
老爷子这话说得直白,意思再清楚不过:不想给傻儿子治病浪费钱,钱得留着供他宝贝大孙子考功名。
老太太张金花可不乐意了。
她最疼的就是这个儿子,虽然傻,但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近来她觉得铁牛好像比以前灵光了一点点,至少身子骨更壮实了,不像以前那样整天痴痴呆呆流口水。
这会儿一听有神医,心思立刻活络了。
她把碗一推,声音拔高了八度:“老头子你说的什么话!咋就叫瞎祸害了?咱铁牛咋了?他年纪轻轻,就是脑子一时不清醒,身子骨可壮实着呢!万一能治好呢?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他一辈子这样?藏海读书要紧,他四叔的病就不管了?哪有这个道理!”
她越说越激动,手指头差点戳到老爷子脸上去。
吴藏海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一副明事理的样子:“爷,您先别急。奶说的也有道理,四叔还年轻,若真有法子,试试总是好的。孙儿读书固然要紧,但四叔若能康复,也是我们吴家的大喜事。只是这神医虚实不知,还需仔细打听清楚才好,免得白白花了银钱,还空欢喜一场。”
他这话说得漂亮,既劝了爷爷,又顺了奶奶的意,显得自己顾全大局,一心为家。
张金花听了,果然觉得这个大孙子懂事,会说话,看他的眼神都慈爱了不少。
但大房媳妇韦氏,也就是吴藏海的娘,心里头可就堵上气了。
她低着头,使劲嚼着嘴里的窝头,心里把儿子骂了千百遍:这个傻儿子!瞎充什么好人!给那傻子治病不得花钱?那钱从哪儿来?还不是从公中出!
公中的钱以后都是要紧着她儿子读书考官的啊!这下好了,被这傻小子一句话,可能就要白白流出去不少!
真是胳膊肘往外拐!
她气得肝疼,又不敢当面驳婆婆和儿子的话,只能暗自憋屈。
张金花被大孙子一番话顺了气,直接拍板:“藏海说得在理!打听,必须派人好好打听!”她眼睛在饭桌上一扫,最后落在三儿子吴铁根身上,“老三,你常在外头跑,认识的人多,门路比我们这些窝在村里的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