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上交中影,上交国家 (第1/2页)
“七百拷贝?”
“嘶!”
于东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电影发行方,这个数字他们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
且不说一个拷贝成本就要一万几。
去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国内也就发行了区区660个拷贝。
由于后期的成绩下跌,每个拷贝的票房数和预期差别很大。
七百个拷贝,曹忠这话喊出来,无异让人觉得有些天方夜谭。
你是新人导演啊!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电影质量哪怕是还不错,
也要看你的吸引力的,好吧!
韩三品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他瞅了一眼曹忠,又看了下另外三人的面部表情。
发现于东和王忠军的脸色都有些僵,
只有申奥的眼神,很清明。
拍完这部电影,申奥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追随对象,无论忠哥说什么,忠哥说了算!
韩三品则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对了!味儿对了!就是这个味儿!
他终于想起来刚才觉得哪句话听起来有些不对劲儿了。
当初和王红卫第一次到中影,曹忠就拦住了王红卫要说的话,而是说让他来说。
一言震中影,把他韩三品唬住了!
甚至让他推迟了会议。
一毛一样,一毛一样!
如今看到曹忠又震了于东和王忠军,韩三品心中有些暗爽。
“这小子,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曹忠没有让众人等待,继续开口:
“各位,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刺激国内市场的机会。
是利用独特视角,在特殊时间,打破传统商业片和主旋律影片界限的机会,更能促使主流意识和价值回归影坛。”
于东蹙眉,看了一眼老领导,又转过头,有些诧异的问曹忠:
“你说的主流意识和价值,我该怎么理解?仇恨本子?”
曹忠摇摇头:“仇恨归仇恨,但不是宣传点。真正的主流意识,是平凡英雄身上的勇气,是在民族记忆中守护真相,捍卫尊严的集体意识。”
他沉吟了下,语气加重,“还有国人自己的审美权、道义权、历史解释权,中国自己的二战叙事,对民族记忆的主动建构和文化主体性的积极彰显。”
这话说的韩三品目光一动,于东和王忠军则是两眼茫然。
他们搞不清,曹忠到底是上的什么高度。
不就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吗?至于吗?
曹忠一看对方眼神,也不准备给他们深化解读了,没意义。
他们毕竟是资本。
只认钱。
于是曹忠果断放弃这种层面的交流,转化为可量化的评判标准:
“这部电影的叙事视角和认同感,是能有助于电影产生破圈效应的。
当然,这需要宣发方的推波助澜。
我认为,在今年这种遇难纪念周年,甚至能够形成一种观影的集体文化效应。
简单点来说,全是票房。”
这话直白又简单,两位都听懂了。
但不好忽悠。
王忠军打断曹忠所言:“你说能形成归你说,真要是七百个拷贝,发行方可要掏的是真金白银,万一最后票房不好,这钱算白花了。”
曹忠道:“我理解王总的顾虑,所以在先前的五条宣发方案之后,我还有两条最致命的宣传点。”
这下,别说王忠军和于东。
韩三品也诧异的看向曹忠。
曹忠道:
“第一条,我此前因为小津安二郎事件,炮轰的文学系师兄这件事,还没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