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京华游学初露芒 (第1/2页)
马车碾过青石长街,将宣平坊的喧嚣渐渐抛在身后。念安撩开车帘一角,指尖还残留着方才在皇家武学演武场握过枪杆的粗糙触感,眼底却亮得惊人——方才那位须发皆白的教习将军,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他那套结合了牧场地形的骑兵迂回之策,赞了句“后生可畏”。
“哥哥又在想兵法?”念北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她正捧着本钱庄分号送来的账册,指尖在“西域香料溢价三成”的墨迹上轻轻点着,“方才路过西市,我瞧见波斯商人的货栈前围满了人,听说今年的胡椒要等到秋收后才能运抵,咱们库房里现存的那批,或许能再提两成利。”
念安收回目光,看向妹妹手中的账册。那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在他眼里远不如沙盘上的山川河流鲜活,却也知道这是支撑朔北万千军民的根本。他想起临行前父亲的叮嘱——“京华之地,藏着比朔北风沙更烈的刀光剑影,你们既要学本事,更要辨人心”,不由轻轻颔首:“父亲说过,商路亦是军情路,西域香料紧俏,莫不是那边的部族又起了纷争?”
念北闻言抬眸,眼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锐利:“我已让商队去查了。不过眼下更要紧的是,方才在兵部衙门,我瞧见萧明轩哥哥的案头,压着份用朱砂圈了‘急’字的文书,好像是关于京畿卫戍调动的。”
话音刚落,马车忽然放缓了速度。车夫在外头低声道:“小主子,前面是靖王府的仪仗,咱们要不要绕道?”
念安和念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自打靖王上次的绑架图谋败露,被陛下圈禁在府中,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在京城街头撞见靖王府的人。念安放下车帘,沉声道:“不必绕道,正常走。”
马车缓缓汇入车流,与靖王府那队灰扑扑的仪仗擦肩而过。念安透过车帘缝隙望去,只见队伍最前头的管事面色憔悴,腰间的玉带也失了往日的光泽,显然靖王府的日子并不好过。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那管事的目光似乎在马车上传停留了片刻,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阴翳。
“哥哥,你看。”念北忽然扯了扯他的衣袖,指向窗外。只见街角处,一个穿着青色布衫的男子正鬼鬼祟祟地跟着靖王府的仪仗,那人袖口露出半截银色令牌,竟是朔北密卫的标识——是父亲派来暗中保护他们的人。
念安心中一暖,随即又皱起眉头。密卫向来只盯着对朔北有威胁的人,如今竟盯上了失势的靖王府,难不成靖王还没安分?
马车行至驿馆门前,刚停下,就见萧明轩快步迎了出来。他今日穿着一身淡紫色的常服,眉宇间却带着几分疲惫,显然是刚从兵部回来。
“大哥。”念安和念北齐声唤道。
萧明轩点点头,拉着他们走进驿馆内院,才压低声音道:“方才在兵部,我听闻陛下要调三万京畿卫戍去西北,说是防备漠北部族异动。可我总觉得不对劲,那三万兵马的调动路线,竟绕开了常规的粮草补给线。”
念北心头一动,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上面画着简易的京畿周边地图:“大哥你看,若是绕开补给线,他们只能从榆林关走,可榆林关上个月刚遭了山洪,道路还没修好,根本走不了大军。”
萧明轩接过地图,指尖在榆林关的位置重重一点:“我也是这么想的。陛下近来对西北的关注有些反常,前日朝堂上,还有大臣奏请要在朔北增设‘监军’,被父亲以‘边疆军情紧急,恐误大事’挡了回去。”
念安忽然想起方才在皇家武学听到的传闻,说是有位来自江南的御史,近日连上三道奏折,弹劾朔北“私藏兵器,意图不轨”。他将这事一说,萧明轩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看来京中有人还没放弃针对咱们萧家。你们在外面行事,务必小心,尤其是念北,你常去各大商号,别被人抓住把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