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得奖 (第2/2页)
“刚才主持人说,奖金是十万元。”
柳青的声音提高了一些,
“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团队宣布,这十万元奖金,我们将全部捐出,用于设立‘清河柳编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本地柳编技艺的创新探索、人才培养和传统技法的抢救性记录!”
颁奖台上的灯光炙热,柳青的话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引来一阵短暂的寂静,随即是雷鸣般的、复杂的掌声。
“奖金将全部用于设立清河柳编创新基金!”
台下,爷爷柳明远原本微阖的眼睛倏然睁开,深邃的目光落在孙女身上,嘴角难以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是一种混杂着惊讶、了然和最终沉淀下来的欣慰。
“至于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的挂牌资格,”
柳青继续说道,语气郑重,
“这对我们来说是荣誉,更是责任。它意味着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工坊,更要思考如何带动整个清河柳编行业,健康地、有尊严地走下去。”
她的目光变得深远而坚定。
“很多人说,创新是为了走向未来。但今天,我们想用《共生》告诉大家,创新,是为了让传统更好地活下去。谢谢大家!”
她没有再多说,再次鞠躬。
台下掌声雷动,久久不息。许多人站了起来,为这个年轻女孩的格局、远见和担当喝彩。
柳青捧着奖杯走下领奖台,立刻被欢呼的工坊成员包围。奖杯在每个人手中传递,每个人都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媒体记者蜂拥而至,闪光灯将她们包围。
“柳女士,您捐献奖金的初衷是什么?是一种公关策略吗?”
“这笔基金将如何运作?具体用于哪些方面?”
在一片嘈杂中,柳青抬起头,看见爷爷已经站起身,正慢慢地朝出口走去。
老人没有回头,但那微微挺直的背影,在柳青眼中,比任何奖杯都更加闪亮。
记者的提问把柳青拉回现场。
“柳女士,十万奖金全部捐出成立基金,具体由谁监管?”
“您的团队成员都同意这个决定吗?有没有考虑过个人的物质奖励?”
“基金的使用方向是什么?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柳青打起精神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一一回应:“这不是策略,这是我们工坊对未来的投资。基金将用于支持柳编技艺的创新研发、人才培养以及困难匠人的帮扶。”
“关于清河柳编创新基金,我们将严格按照公益基金的管理办法,请县文旅局、非遗保护中心帮忙共同制定章程,确保流程公开透明。详细方案我们会在三天内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示,届时欢迎各位监督指导!”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给出了承诺,又巧妙地终止了现场的逼问。
“柳青!”县文旅局的李局长红光满面地走过来,“好啊!干得漂亮!不仅拿了奖,这个基金的点子更是点睛之笔!县里绝对支持!明天下午我就召集相关部门开个协调会,咱们把这个事尽快落到实处!
局长热情的背后是巨大的期望和压力。
荣誉的浪潮将她推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前方已无现成的路可走,需要她亲手开辟。
离开会场时,张磊拉了一下柳青。
柳青顺着张磊的目光看去,看见宏达柳艺的钱总正站在不远处和人交谈,眼神却冷冷地扫过这边,带着几分讥诮和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