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暗流 (第2/2页)
他的话语里没有说教,只有朴素的关心。三个女孩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有些失望——或许她们潜意识里也希望有人能过问,能帮帮她们。
“知道了,陈老师。”余锐小声应道。
“我们再看一会儿就回去。”柳玉希推了推眼镜,低声补充。
范思聪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陈秋铭知道她们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情绪和整理东西,便不再多言:“那我先走了,你们也早点回去。”
离开食堂,夜晚的冷风一吹,陈秋铭刚刚因重逢而温暖的内心,又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虑。班级的表面平静之下,究竟还藏着多少他不了解的暗流?每一个学生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困境?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回到宿舍,那碗泡面吃得索然无味。
第二天,忙碌的周一照常开始。上午的《法治思想》课,陈秋铭刻意观察了一下范思聪、余锐和柳玉希,她们坐在教室后排角落,依旧沉默寡言,但眼神似乎比昨晚在食堂时活泛了一些。他也留意了她们各自宿舍的其他同学,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异样。校园生活的齿轮,照常按部就班地运转着。
午休时间,陈秋铭正在办公室整理教案,翁斯桐敲了敲门探进头来,脸上带着点通知大事的郑重表情。
“铭哥,下午三点,学校大礼堂,开全校教师大会,表彰上学期先进的,系里要求全员参加,不得缺席。”他扶了扶眼镜,补充道,“听说阵仗不小,集团总部的领导都要来。”
“集团总部?”陈秋铭抬起头。他知道龙城大学隶属于长治集团,但集团高层直接参与校级教师表彰大会,还是比较少见的。
“对啊,”翁斯桐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系里报上去的受表彰人员是潘主任,他被评为上一学期的‘优秀学生管理工作者’。”他说这话时,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像是觉得有些荒谬,又不敢明言。
陈秋铭瞬间了然。联想到潘禹会那套“严字当头”、简单粗暴的管理理念,以及温宜留下的那一摞问题处分决定,这个“优秀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称号,听起来充满了讽刺意味。但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准时参加。”
下午两点半,学校大礼堂已是人头攒动。全校教师几乎悉数到场,按照院系分区落座。法律系的区域在中前排,陈秋铭故意挑了个靠边且稍靠后的位置坐下,他并不想引人注目。
礼堂布置得隆重而喜庆,红色背景板上写着“龙城大学年度教师表彰暨工作总结大会”的金色大字。灯光聚焦在主席台上,照得一排铺着红色绒布的长桌熠熠生辉。
陈秋铭的目光扫过主席台,逐一掠过桌上摆放的名牌——校长董富贵、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
他的目光忽然在居中正位的那个名字上定格了。
那张名牌上,清晰印着的名字赫然是——张得慧!
董富贵的名牌,被安排在张得慧的左侧。
陈秋铭吃惊了一下,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真的是慧姐?她今天会来?而且还坐在主位?
虽然早就知道张得慧作为长治集团的副董事长、总经理,是长治集团的实际当家人,更是龙城大学实际上的最高管理者,但以往这种校内会议,她极少亲自出席,更多是董富贵校长主持。没想到这次一个学期总结表彰会,她竟然亲自来了,而且座次安排明确显示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陈秋铭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张得民之前说要让他姐姐关照自己的话言犹在耳,虽然被他坚决拒绝了,但慧姐突然出现在这里,是巧合,还是……?不对,慧姐去年开始接替父亲执掌这么大体量的长治集团,能够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样的会议,一定是在释放某种信号。
他忽然觉得,今天下午的这场表彰大会,或许远不止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暗流,似乎并不仅仅涌动在学生宿舍之间,也萦绕在这光影璀璨的主席台上下。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重新投向主席台入口处,静静地等待着大会开始,等待着那位熟悉而又陌生的“慧姐”登场。礼堂里人声嘈杂,但他的内心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却又无法清晰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