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偶遇景王 (第2/2页)
姜灼记得景王于危难之际对自己伸出的援手,也记得他于自己人生最无助时说的那些承诺,但也记得他望向沈观芷时的柔情蜜意,更记得他于宴会之上,将姜灼当众赠予凌恒时的轻松和随意。
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前世的姜灼自负美貌,要得男子好感何其容易,却始终未能得到一人一生一心一意的承诺。
赵明景浑然不觉姜灼心绪复杂,好言劝慰道,
“姜小姐请宽心,料想皇祖母只是一时兴起,说不准很快就会放你出宫,与姜副相团圆。”
姜灼温顺点头,并不多话。
景王向来疼惜女子,任谁去他面前哭一哭,他的心总能软一半。
对于赵明景的态度,姜灼并不惊奇。
倒是赵明景起了兴致,开始跟姜灼介绍经过的宫宇名称和特色。
皇子进宫本可以策马而行,赵明景倒偏偏要和姜灼一起牵马步行,引得宫人纷纷侧目。
察觉不妥的姜灼有意低头,退后了半步,只时不时地淡淡接几句。
“右边那座设四角飞檐的是集英殿,今年父皇会在那里宴请新课状元等一干学子,那边可容百余席。”
“原来如此,臣女受教。”
“刚才我们经过的是水心殿,虽然现在看着没什么特别的,但殿底设了水闸,夏天的时候木格窗也可以拆下以便通风纳凉。”
“殿下博学,令人倾佩。”
“那座是双层十字脊阁楼是报琼阁,父皇在那珍藏了不少异域贡品,新奇得很!”
“是吗?”
姜灼继续随口敷衍道。
心血来潮的赵明景就一路介绍东扯西扯,路渐渐走偏。
实在看不过去的李嬷嬷出言打断道。
“景王殿下,太后娘娘在庆寿宫还候着二位呢。”
赵明景这才作罢。
说话间,太后所居的庆寿宫很快就到了。
“二位在此稍候,容老奴先去向太后禀报。”
李嬷嬷向赵明景和姜灼颔首。
眼见着没有了通风报信的太后眼线,赵明景主动凑近半步,笑着邀约道:
“皇祖母住所后面就是宜春苑了,父皇命人在此广植各种珍稀花木,如今正是绣球盛开的季节,粉红,淡蓝,雪白,大朵大朵的,你若是喜欢琼花,那也肯定喜欢绣球,不妨待会一去看看。”
“隋代炀帝为赏杨花,不惜耗费民力开凿大运河,乘龙舟南下扬州,”姜灼退后半步,依旧恭敬行礼,“臣女不喜琼花,也不愿做祸国之花。”
“传说而已,何须认真?”赵明景有些皱眉道,“若上位者眼清目明又可能因这小小琼花失天下,倒是琼花因此名重天下。”
“杨妃丰饶善舞喜啖荔枝,却自尽于马嵬坡下,又何尝不是一桩盛谈?这份名重天下,臣女宁可不要。”
姜灼依旧淡淡答话,只是眉间冷意更甚。
眼见误会逾深,赵明景正着急要解释。
李嬷嬷却在此时出来,打断道。
“景王殿下,姜姑娘,太后娘娘请您二位一道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