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边城煤火,玻璃换羊(求票求票) (第1/2页)
卡车满载着冀中的鸡鸭蛋和土产驶回四九城,轮胎裹的厚厚黄泥还没干透,新的任务单又压到何雨柱案头。
“东北林区?”马华看着介绍信上的目的地“黑河地区林业局”,挠了挠头,“师傅,这趟可够远的,快挨着老毛子了吧?采购啥?木头?”
“木头有专门的渠道,轮不到我们。”何雨柱弹了弹任务单,“入冬了,各车间烘炉、澡堂子、还有家属区取暖,块煤消耗太大。”
“计划内的不够烧,后勤处联系了黑河那边,有批计划外的‘煤矸石混块煤’,热量差点,但便宜量大,让我们去拉回来应急。”
“煤矸石?”马华咧嘴,“那玩意烟大灰多,不好烧啊。”
“总比冻着强。”何雨柱卷起地图,“收拾东西,这次跑长途,多带干粮和备用件。另外……”他顿了顿,“把上次清苑王书记给的黄花菜和粉条装两包带上。”
马华不解:“带这个干啥?”
“礼多人不怪。”何雨柱没多说。签到得来的信息里,隐约提过东北林区某些地方物资更缺,尤其是精细口粮。
———
车轮再次碾上国道,方向东北。
越往北走,风越硬,路两旁的白桦林叶子落尽,枝干直刺灰蒙蒙的天。偶尔能看到冒着黑烟的蒸汽火车头,拉着长长的原木车皮呼啸而过。
第三天傍晚,卡车终于吭哧着开进黑河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场场部。
场部不大,几排红砖房,烟囱冒着浓烟,空气里弥漫着松脂和煤烟混合的凛冽气味。
接待他们的是个裹着厚棉袄的供销科长老郑,脸膛冻得通红,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腔:“红星轧钢厂的同志,一路辛苦了,煤就在三号堆场,矸石多点,但保证是能烧的块!价格按电报里说的,现金结算就成!”
何雨柱递过介绍信和烟:“郑科长,我们信得过场里。不过这么大老远来,想顺便问问,场里职工或者附近老乡,有啥富余的山货土产需要换换的不?我们带了些白面、挂面,还有点冀中的干货。”他示意马华打开麻袋。
老郑眼睛扫过白花花的面粉和黄花菜,喉头明显动了一下,脸上笑容更实诚了:“哎呀!这可是好东西!俺们这旮沓,冬天就萝卜土豆大白菜,嘴里淡出个鸟!山货……有是有!”他压低声音,“靠江边那几个屯子,鄂伦春兄弟有时候打点狍子、野鸡啥的,熏好了偷偷拿出来换粮食。还有江鱼,冻得梆硬!你们要?”
“要!”何雨柱干脆,“按市价,或者用白面换,您给牵个线?”
“中!包俺身上!”老郑拍胸脯,“明天拉完煤,俺带你们去江边屯子!”
———
三号堆场。煤堆像座黑山,夹杂着不少灰白色的矸石块。
马华带着林场工人装车,何雨柱绕着煤堆走了一圈,抓起几块看了看,又用脚踢了踢煤堆底部,眉头微皱。
“郑科长,”他叫住监工的老郑,“这煤堆底下,是不是压了层冻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