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放弃辩论,准备躺赢 (第2/2页)
李茂森笑了笑,最新一期《今古传奇》刊登了《剑雨江湖》前五章,小说在发布后,迅速引起书迷们的追捧。
发行十天,杂志销量达到100万册,虽然这个速度比不上八十年代初,但也是近五年卖的最快的一期。
书迷们对《剑雨江湖》前五章的评价比《英雄》《十面埋伏》更高。
原因是篇幅较长,人物形象丰满,打斗场面比较多,描写极为精彩,言语诙谐有趣,还有小说里描写的江湖故事比较新鲜,素材满满,与金庸、古龙、黄易等作家笔下的江湖有很大不同之处。
大家看得很新鲜。
《今古传奇》主编洛维扬昨天在电话里说现在杂志社每天都能接到几十通催稿的电话,要他们提前发行下一期。
洛维扬主编也顺便催稿,希望他继续写武侠小说。
李茂森没拒绝,等拍完《秋菊打官司》,他会抽空把长篇小说《捉刀人》写完。
“李茂森,你能不能帮我签几个名?”
周滔拿出六本《古今传奇》放在书桌上,她们宿舍六个女生一人一本。
“没问题。不过你要保密,我现在还不想让人知道我是李小宝。”
“这样吗?我本来还打算采访你的。”
“等我打算曝光了再让你采访。”
“好,我听你的。”
周滔趴在办公桌前,手掌托着脸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咚咚咚~
“李茂森,吃饭了。”
外面传来朱霖老师的声音,朱霖老师知道巩丽在学校上课没时间回来做饭,要他中午到她家里吃,李茂森去过几次,这次也不拒绝。
“周滔?你也在,走吧,今天饭做得多,一起去。”
朱霖老师走进来看到周滔,也叫上她一起。
周滔推辞不过也跟着去了。
从朱老师家吃完饭回来,李茂森继续画《秋菊打官司》分镜头脚本。
当他在家里忙碌时,媒体上关于《一个都不能少》的批评越来越多,即使中影公司安排人发文反驳,也仅仅做到势均力敌。
从九月中旬开始,《一个都不能少》陆续在国内三十多个省市地区上映。
截止到九月底,影片总拷贝数量达到1152个,年度拷贝数上升到第16位,观影人次约3000万人次,算上学校组织的免费观影活动,总观影人次大概能翻一番,约6000万人次。
电影在公映后,观众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电影的喜爱。
有许多老师写信给剧组和李茂森,讲述他们当老师的经历和班上学生们的故事,这类信件半个月内收到3300多封。
李茂森收到信件后也会抽出时间来阅读、回复,没时间就交给王晓帅和江姗几人代劳。
也有学生在看完电影后写观影感受给报社,讲解他们看过电影的收获,譬如要爱惜粉笔,好好学习。
各地报纸相继刊登了数百篇中小学生们撰写的小作文和绘画作品。
河北地区有一位姓白的三轮车夫,今年75岁,平时省吃俭用,一毛钱的袜子也舍不得买。
在看过电影后捐出5000块给一个偏远山区修建小学。
燕京富翁李大华在看完电影后,捐款50万块给华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用这笔钱在贫困地区修建10所小学。
等等。
观众们反响热烈,主流舆论也给电影极高评价。
尽管文艺圈的人继续批评这部电影,但有民众和主流媒体的支持,《一个都不能少》依然成了当前国内最热门电影,李茂森也变成国内著名导演,青年导演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