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别乱动 (第1/2页)
六点半的江城,早高峰还没到,高架桥一路畅行无阻。
车里人几乎都睡了,安静得只剩空调的风声,身边许霁青手里拿着一中发的笔记本,红皮软面,纸页折射着窗外的一点光,映得少年侧脸光影分明。
苏夏戴着耳机靠在椅背上,随意往他手里瞅了眼——
要么是像把她认识的所有形状全都胡乱堆一块的震撼几何图。
要么是密密麻麻,堪比小作文的证明题解。
他的字还是不怎么好看,但比之前自然了些。
用丁老师的话说,许霁青是那种最勤奋的天才。
不是跑操也要举着书背单词的作秀,他是真的抓住了每一分每一秒在学。
人专注到这个份儿上,连吹到他身边的风仿佛都会慢一些,身在人声嘈杂的夜市,还是晃悠悠的大巴车,都已经无所谓了。
题干第一行的括号里,写着这套国赛真题的年份。
苏夏对看懂这种东西毫无野心,切了首舒缓的小情歌,往座椅里又窝了窝。
这年大数据还没发展起来,手机不咋好玩,刷两下就觉得没意思了。
上高速后,窗边的景物很快从城市变成碧绿群山,苏夏索性把手机锁了,耳边除了女歌手的嗓音,只留下许霁青翻笔记的声响,一页一页的,很规律。
人的记忆就是很神奇的东西,人和事忘得快,听觉这种更通感的东西,却能在潜意识里扎下根,无声无息地陪着人一辈子。
前世许霁青和她领证后,好像也是这么个场景。
不同的是,那时她坐的是许霁青的劳斯莱斯幻影。
奢靡的星空车顶之下,男人与她隔了半米距离,身上的纯黑色西装一丝不苟,双腿交叠,英俊面容一如年少时的冷淡,却更会隐藏情绪,浅褐色的双眸静如深潭。
他戴着服帖的定制手套,膝上是整理装订好的婚后财产转移文件,前座的律师介绍几句,他就翻过几页。
那声音也像现在一样,一页一页,清脆而冷静。
不冷静的,只有那时的苏夏。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苏小娟公司留下的债务,已在一夜间一笔勾销。而许霁青在几年间积累起来的令人咋舌的钱权名利,从此有一半贴上了她的名字。
甚至在这份文件的最后,还附上了十几页的许霁青名下全部财产细则,用最严谨的法律口吻传达出最荒谬的意思——
“如果我死了,这些都是你的。”
苏夏直到今天都不明白,怎么会有人新婚当天就立遗嘱,是对他的阳寿太自信,还是对人性的阴暗面太放心,也不怕她会财迷心窍,一上头做出什么坏事。
而那时的她只是怔愣了一瞬,转向自己冷漠的新婚丈夫,“那阿姨和妹妹怎么办?”
阿姨指的是林月珍。
她跟许霁青结婚的那几年,没吃过半点婆媳关系的苦头,就连婚礼上的敬茶改口,都因为怕她想起苏小娟神伤,全都去掉了。
苏夏对林月珍,不用讨好不用弯腰,也没喊过妈,一直都是一句客客气气的阿姨。
“我妈住的疗养院已经买下来了。”
许霁青一顿,“皎皎还在读书,给她留了信托基金,她将来的孩子也有份。”
她神色太认真,他难得多解释,“你喜欢的珠宝游艇和马场,她们用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