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警察的制服 (第2/2页)
李易把王晨旭带到警务室,关上门的瞬间,王晨旭就抓住他的胳膊:“你又换身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声点!”李易按住他的肩膀,“这里是派出所。”
王晨旭这才看清他的警服,眼神里的愤怒变成了震惊:“你……你真成警察了?”
李易拉他坐在长椅上,倒了杯冷水递过去。警务室的灯光惨白,照在两人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疲惫。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李易压低声音,“30天换一个身份,像被什么东西控制着。”
“控制?”王晨旭的声音发颤,“我就知道不对劲!你当魔术师那阵,我去查过那个张哥,他半年前就因为诈骗被抓了,根本不可能找你要债!
还有你在山里的那些伤,医生说像是被某种特定的陷阱弄的,根本不是滚下斜坡能造成的!”
李易的心猛地一跳:“你说什么?”
“那些所谓的‘现实’,可能都是假的!”王晨旭攥紧拳头,“那个循环,说不定是有人故意设计的。你想想,每次身份切换前,有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符号?”
李易突然想起医院缴费单、电话亭玻璃、山坡岩石上的旋转箭头,还有木屋里的“循环”字条。这些碎片像珠子一样被串了起来,隐约指向一个可怕的真相。
“我见过一个旋转的箭头符号。”他声音发哑。
王晨旭的眼睛亮了:“我在设计院的旧档案里见过类似的!三年前有个烂尾的游乐园项目,图纸上就有这个符号,负责人姓杨……”
“杨?”李易突然想起那张警服照片,“杨子熙?”
就在这时,老赵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李易,出来接警。”
两人瞬间噤声。王晨旭被带去做笔录前,偷偷塞给李易一张纸条:“游乐园在城郊废弃工厂区,我怀疑和循环有关,小心杨子熙。”
李易捏着那张纸条,手心的汗几乎要把纸浸透。他看着王晨旭被带走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循环背后的网,比他想象的还要密。
第20天,所里来了个实习警察。
当李易在会议室门口看到那个穿警服的身影时,手里的文件“啪”地掉在地上。
是杨子熙。
她剪了短发,警服穿得笔挺,胸前的实习证写着“杨子熙刑侦系实习生”。
看到李易时,她也愣了下,随即露出礼貌的微笑:“李警官好,我是来跟岗实习的。”
她的眼神清澈,像完全不认识他。李易捡起文件,指尖发麻:“你……你好。”
张队把杨子熙分到了李易所在的巡逻组,让他们搭档处理邻里纠纷。“小杨理论扎实,小李实战经验多(其实也就20天),你们互补。”
第一次搭档出警是处理楼上漏水的纠纷。五楼的大妈和四楼的大爷吵得不可开交,大妈指着天花板的水渍哭,大爷拍着桌子骂。
李易正不知道从何下手,杨子熙突然开口:“大爷,您家阳台的排水管是不是有点歪?我刚才上楼看了,五楼的地漏是好的,可能是您家管子堵了,水才反渗上去的。”
她说话时条理清晰,还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画了张简单的水管示意图。
大爷愣住了,大妈也停了哭。
杨子熙又笑着说:“我爸是修水管的,这点小问题,找个师傅通一通就好,犯不着伤了邻里和气,还有你们想一想,你们家里有孩子吧,他要上幼儿园什么的,这不影响他们自己的身心健康吗?”
提到孩子的未来问题,两个人终于冷静下来。
最后两人帮着找了维修师傅,问题顺利解决。回去的路上,李易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是排水管的问题?”
“猜的。”她眨了眨眼,像变魔术时的狡黠,“不过吵架的人大多是气头上,给个台阶就下了。”
这话和老赵说的“看透人心”不谋而合。李易看着她的侧脸,突然想起魔术师那阵她递书的样子,探险时木屋照片里的严肃,还有现在的干练。
这个女孩像块多棱镜,每次见面都有新的棱角。
有次处理噪音纠纷,楼下说楼上晚上总传来弹珠声,楼上坚称没有。
李易正想提议去楼上看看,杨子熙突然说:“是不是水管里的空气泡声?老房子的水管老化,水流急的时候就会响,听起来像弹珠落地。”
后来果然是水管的问题。李易看着她调试水龙头的背影,突然很想问她:“你还记得步行街的魔术摊吗?记得深山里的木屋吗?”
但他终究没问。
第28天巡逻结束时,杨子熙突然递给她一个苹果:“李警官,谢谢你这几天带我。”苹果上贴着个小小的便利贴,画着个旋转的箭头,和他见过的符号一模一样。
李易的心猛地一跳。
她抬眼看他,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快得像错觉:“明天最后一次巡逻,加油。”
他似乎有感觉到杨子熙是否认得他熙?又好像忘记了什么似的?
他攥着那个苹果,站在派出所门口,看着她消失在夜色里。原来她不是没记忆,只是在等一个时机。
第30天的最后一次巡逻,李易和杨子熙走在初升的阳光下。老城区的巷子里飘着豆浆油条的香气,老头老太坐在门口晒太阳,一切都平静得像幅画。
“结束了。”杨子熙突然开口,手里转着一根警棍,“你的任务完成得不错。”
李易停下脚步:“你到底是谁?那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她转过身,阳光照在她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阴影:“等你走到循环的尽头,自然会知道。”她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塞给他,“这个或许能帮你。”
是一枚高压电维修微章。
李易还想问什么,手腕突然传来熟悉的刺痛。他看着杨子熙的脸在眼前渐渐模糊,耳边最后响起的,是她带着叹息的声音:“下一个身份,小心电……”
意识回笼时,李易发现自己站在一个爬满藤蔓的电线杆下,手里攥着一把绝缘钳,口袋里的工作证写着“李易高压电维修工”。
远处传来调度中心的呼叫,通过对讲机炸响在耳边:“李师傅,南郊变电站有紧急抢修,马上过来!”
他抬头望向刺眼的太阳,手里的徽章还带着余温。循环还在继续,而他离真相,似乎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