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六百年地宫的三关险途 (第1/2页)
立春的风裹着融雪的潮气,吹得西安城郊的麦田泛起绿浪。煊墨站在老宅后院的银杏树下,手机紧贴耳畔,听筒里传来文物局王科长的声音:“煊先生,手续全办妥了!考古队小李带着队员快到了,就是上次龙山古墓那个小伙子,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您多照看他。”...
“放心,王科长,”煊墨望着远处起伏的麦田,指尖摩挲着黄铜钥匙,嘴角带着笑意,“小李这孩子我有印象,上次在龙山古墓,胳膊被树枝划烂了还硬撑着辨陶片,机灵又踏实。”挂了电话,他转头对炳坤和玺铭说:“这孩子当年胆儿小,藏个龙纹玉佩都紧张得手心冒汗,现在能带队了,真是长大了。”
炳坤背着药材包,里面露出半张照片——照片上的小李蹲在龙山古墓探方边,怀里揣着煊墨送的青铜镜,胳膊上还缠着纱布。“您看这照片,”她笑着晃了晃,“当年他拿着陶片问‘这上面的花纹会咬人吗’,现在说起气场来一套一套的,变化真大。”玺铭的玉镯轻轻发烫,她低头看着纹路,想起上次在考古队帐篷外,这镯子也是这样发烫,那时小李正紧张地攥着青铜镜,生怕摔了。
第一关:药雾迷魂阵
半小时后,小李带着考古队赶到,蓝色马甲上沾着泥点,老远就挥着手喊:“煊先生!炳坤姐!玺铭姐!”他怀里的青铜镜镜面亮闪闪的,边缘还留着个小缺口——正是上次在龙山古墓不小心磕的。“您送的镜子我天天带着!”他把镜子递过来,语气里满是骄傲,“上次在遗址普查,它一发烫我就挖到好东西,跟您当年说的‘气场感应’一模一样!”
青石板被吊机移开的瞬间,甜香的寒气喷涌而出,小李的勘探仪发出警报。他迅速戴上防毒面罩,动作比上次在龙山古墓熟练多了:“是迷魂药雾!跟文献记载的一样!”他转头对队员们说:“别怕,煊先生教过我,遇到气场异常先稳住心神,就像上次在古墓里对付煞气一样。”最前面的年轻队员晃了晃,头灯光束开始散乱。
炳坤点燃艾草药束,浓烟在洞口形成屏障:“含着醒神丹!”她往每个人手心塞药丸,“配方跟上次给你们考古队配的安神香囊一样,绿豆和甘草能解毒。”甬道陶碗渗出液体时,小李盯着碗底花纹突然说:“这纹路!跟龙山古墓出土的药罐碎片一样!上次您教我认过‘安神纹’!”他边说边认出第一个陶碗里的黄连,眼里闪着自信的光。
第二关:太极转魂锁
石门后是圆形石室,荧光八卦阵中白雾影子在打太极。小李刚踏入阵中就踉跄了一下,下意识摸了摸后腰——那里藏着上次煊墨送他的龙纹玉佩。“这地砖转动的劲儿,跟龙山古墓的流沙坑有点像!”他稳住身形喊道,“但更有规律,得像上次您教我的补气诀那样,顺着气场走!”
玺铭踩着太极步走入阵中,玉镯红光与石壁荧光交织。小李看着她的步伐,突然想起:“这步法原理跟上次在帐篷外您教我的一样!‘以气御身’!”当一名队员踩错方位被气场拉扯时,煊墨解下红绳的瞬间,小李脱口而出:“跟上次您拉我出流沙坑的动作一样!”他赶紧上前帮忙,动作已经有了几分沉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