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网瘾少年的虚拟牢笼 (第2/2页)
小宇的目光落在照片上,眼圈慢慢红了:“我以前……投篮很准的。”
【催眠第三步:角色重构】
煊墨用树枝在沙盘上画了个新角色:“现在给你解锁‘现实新角色’——‘成长者’。这个角色的技能不是打怪升级,而是‘修复关系’‘提升体力’‘找回爱好’。”他在角色旁边画了三个技能图标,“第一个技能‘暖心杯水’,效果:妈妈好感度+20;第二个技能‘晨跑打卡’,效果:体力值+15;第三个技能‘篮球复健’,效果:自信值+30。要不要试试激活这些技能?”
小宇的手指在沙盘上虚点,像在点击游戏技能:“激活……‘暖心杯水’。”
“很好。”煊墨的声音带着鼓励,“现在想象你走进厨房,妈妈正在切菜,你拿起杯子倒了杯温水递过去。她回头看你时,眼睛里有光,就像你抽到流光剑时的样子。这个瞬间会储存在你的‘现实记忆库’里,永远不会消失,比任何游戏截图都珍贵。”他让玺铭用树枝在沙盘上画了个笑脸,“这是你的第一个‘现实成就徽章’。”
【催眠第四步:虚拟剥离】
当小宇的呼吸变得悠长时,煊墨开始引导他剥离虚拟依赖:“现在想象你的游戏账号是一件厚重的外套,你穿了太久,已经忘了真实的温度。试着把外套脱下来,挂在‘虚拟衣柜’里——你可以随时回去看看,但不用一直穿着它。脱下来后,你会发现肩膀轻了,能抬起手拥抱身边的人,能闻到饭菜香,能听到雪落在屋顶的声音。”
他让炳坤往炭盆里添了块新炭,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小宇脸上暖融融的:“你看这炭火是真实的温暖,不是游戏里的‘火焰特效’。你的皮肤能感受到热度,你的眼睛能看到火苗跳动,这些真实的感官体验,比任何虚拟场景都生动。”
小宇的手指慢慢伸向炭盆,在离火苗几寸的地方停住,感受着那份真实的暖意:“比……比游戏里的篝火暖。”
“因为这是你用自己的感官感受到的,不是代码编出来的。”煊墨继续道,“就像你打篮球时,汗水流进眼睛的涩、进球时心脏的跳、队友的欢呼声,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反馈’,虚拟世界永远模拟不出来。”
【催眠第五步:锚定现实归处】
最后一步催眠时,窗外的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雪地上,反射出淡淡的金光。煊墨让小宇看着窗外:“你看那棵被雪压弯的树,它的枝条在努力承受重量,就像你现在在努力走出虚拟世界。等雪化了,它会重新挺直腰杆,你也会慢慢找回真实的自己。”他在小宇手心放了颗晒干的山楂果,“这是‘现实锚点’,当你想躲回虚拟世界时,就摸一摸它,记住这酸酸甜甜的真实味道,告诉自己:我在现实里,很安全。”
他引导小宇做“现实回归”想象:“现在倒计时结束,‘离线催眠模式’解除。你回到了诊室,炭盆在发热,牛奶还有余温,爸妈在身边等你。你可以选择继续玩游戏,但这次你知道,现实里有更重要的‘主线任务’——让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让爱你的人放心。”
小宇睁开眼睛时,炭盆的火苗刚好爆出个火星。他愣了几秒,突然说:“我饿了,想吃我妈做的番茄炒蛋。”声音不大,却像惊雷落在他爸妈耳边——这是两年来,孩子第一次主动提想吃家常菜。
他妈妈瞬间红了眼眶,捂着嘴说不出话;爸爸赶紧掏出手机:“我现在就订回家的票,让你妈给你做!”小宇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心里的山楂果,嘴角动了动,像是想笑。
煊墨在“现实任务卡”上写下三个目标:每天早六点起床晒十分钟太阳(补充阳气值),给家人做一件小事(积累亲情值),出门散步二十分钟(恢复体力值)。“完成一周任务,奖励一次‘家庭电影夜’,你可以选片。”他把任务卡递给小宇,“就像游戏里的周常任务,坚持才有奖励。”
玺铭教了他一套缓解眼疲劳的“太极明目操”:“每天做三次,相当于给眼睛‘杀毒清理’,比游戏里的‘护眼模式’管用。”她还画了张简易穴位图,“按揉太阳穴和睛明穴,能缓解头痛,让你现实里的‘视野’更清晰。”
炳坤给小宇爸妈开了食疗方:“早餐加核桃和枸杞,补肝肾;晚餐炖山药排骨汤,养脾胃。”她特意在方子里画了个笑脸,“记得让小宇参与做饭,切菜、剥蒜都行,这也是‘现实任务’的一部分,能增加‘家庭互动值’。”
离开诊室时,小宇主动牵了妈妈的手。雪后的阳光照在他脸上,他眯了眯眼,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躲开光线。他爸爸走在后面,偷偷抹了把眼泪:“半年了,他第一次愿意牵我们的手,第一次说想吃家里的饭……”
炭盆里的火越烧越旺,映得三人脸上暖融融的。玺铭把小宇落下的游戏徽章放在桌上——那是他刚才无意识掉落的,却没像往常一样紧张地寻找。“原来虚拟牢笼再坚固,也挡不住现实里的爱。”她添了块新炭,火苗舔着木炭,像在跳跃欢呼。
煊墨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字句,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与炭火爆裂声交织成暖融融的韵律:“心若有了真实的归处,虚拟的繁华便只是过眼云烟。给现实多一点时间加载,它会比任何虚拟世界都值得奔赴。”窗外的雪开始融化,水珠顺着屋檐滴落,像在为每个找回真实的灵魂,轻轻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