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三妖得善果,降龙伏虎和我青牛有什么关系? (第2/2页)
“我等知错。”
救劫真君微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三妖闻言,面露期盼之色,纷纷道:
“我等知己身有错,如今身死,罪有应得,不过真君可否念我等一心向道,来世引我等再入道门。”
救劫真君摇头,三妖眼神齐齐黯然。
“痴儿,且随我来。”
说罢,救劫真君走出钦道国,三妖魂魄遂其望,且感有一香火之气,在护持他们。
且看救劫真君走了数十步,他们亦跟了数十步,行于夜空,脚下山水变了又变。
而后三妖面色皆怔然,觉下方城池之景尤其熟悉,这正是车迟国啊。
此时,正值夕阳落山,夜幕降临。
可国中正南方,却灯火通明,万人空巷。
三妖望此,一个个俱皆落泪。
原是车迟国国王,命侍卫收敛三妖尸骨,如今埋于此地,来祭拜他们。
国王面有泪如泉涌,又望身后陆续而来的百姓,他道:“百姓怎都来了,可是你们召的。”
太师在旁回道:“非也,乃是百姓闻三位国师逝去,心感其二十年来的功德,故自发而来参拜。”
那国王闻言泪水不止,其声凄哀。
他凄凄道:
“三位国师啊,那群和尚说你们是妖,可是妖又如何,你们来我国二十载,护我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宁,
此番行为,与神何异,朕以为,善恶不在人与妖,而在“行”,可怜你等见和尚而道心乱,虽多使伎俩,
动争斗心,此番对错,朕已无心去辩,皆因你等有再造我国之功,还请受我等一拜。”
说罢,国王拜之,太师,文武百官,身后百姓,皆拜之。
车迟国三妖已泣不成声。
救劫真君此时道:
“你们说,这满国敬你等,尊道门,是因你们风调雨顺护持百姓的功绩,还是你们打压僧人的举动。”
三妖默然,答案不言而喻。
虎力颤声道:
“我等有错,如今模样皆咎由自取,甘愿赴死,只是这车迟国,此国多旱少雨,非五雷法不可求雨,故斗胆求真君发慈悲心,能护此国。”
救劫真君摇头,三妖再度黯然。
“护持此国之事,你们自行为之即可,何须我来插手。”
三妖蓦然抬首,不知曹空何意。
但见救劫真君遥指三清观旁一空地,他笑道:
“这国王也是个懂感恩的,知你们功绩,故欲为尔等立庙,我可言天庭,以公道民心,塑尔等金身,敕封尔等,
故还是你们护着车迟国吧,不过,若为神祇,当赏罚分明,不可肆意妄为。”
三妖闻言,觉晕晕然,此番经历曲折难言,本是身死心忏悔,入轮回已成定局,不料峰回路转,得此造化。
三妖忙叩首连连:“真君之恩,永铭于心,不敢忘怀啊。”
又道:“不知日后可否为真君马前卒,为真君效力。”
救劫真君笑道:“且看你们日后的行为,待时机圆满之时,我或能度你等入东极青玄府,进我门下。”
“莫要再跪,且安于此处,静待庙成之时,无需担忧阴魂存世,我已为你们施留存之法。”
说罢,救劫真君身影不再,独留虎力三人于原地。
三兄弟面面相觑,面色复杂。
半响后,看向车迟国诸百姓,面容渐渐祥和。
至此,妖邪心归正,慈悲已入怀。
······
车迟国事了,唐三藏师徒四人继续西行,曹空在请动白鹤之后,也便返了西牛贺洲。
他带了众多三光灵橘,先后至清和城,竹节山,金兜山,将灵橘送了出去。
其中又以青牛最贪口,双手搓着看向曹空,曹空莞尔,又取出云雾灵橘和无恙灵橘,将其堆成小山,赠于青牛。
青牛大喜,言日后曹空若遇什么麻烦,尽可来寻他。
曹空再度莞尔,如若不与青牛斗法的话,青牛确是一个很可靠的人。
遂归隐雾山。
山中无事,曹空或诵经念道,或修持神通,或指点黑熊精,至于五火七翎扇,再有两三年光景便可功成。
有时静极思动之下,便以开明天门望取经人。
取经人过车迟国,历春至夏又逢秋,入通天河旁陈家庄。
陈家庄中,已供救劫真君庙。
原来曹空虽未言说,可却与无支祁被村人画了影神图。
又因无支祁受仙箓,以淮涡水君之身,作救劫真君护法神,广传四大部洲。
故村人见影神图上女子,与无支祁神像无有区别。
便知原来当年水中有妖,是救劫真君发慈悲心,携水君以镇妖邪,故举村立庙,拜救劫真君。
唐三藏听得此事迹,多感叹救劫真君神通广大,孙悟空亦默默抬起胸膛,那是他兄长。
又因通天河水势浩大,不知如何去渡,故暂居庄中人家。
次日,通天河一夜冰封。
原是灵感大王不在,可鳜婆仍在,故施法,兴风弄雪,冰封通天河。
唐三藏急于求经,故不管此事蹊跷,急要渡河。
结果自是不出意外,唐三藏出意外了。
此应周易之中,归妹卦象。
归妹,征凶,无攸利,卦象意蕴,若不行正道,急于求成,无利有害。
而此番劫难下,通天河老鼋主动寻上取经人,告诉他们鳜婆所在,载众人同去,降服鳜婆,得救唐三藏。
通天河老鼋趁机邀功,欲请唐三藏师徒日后若入大雷音寺,帮他问上一问,他何时能得人身。
唐三藏应许,老鼋欢喜异常,期盼着师徒几人取经归来时。
再说师徒四人,过河之后,历经严冬,不知行了多久,渐行至雪尽山春处,乃见一山。
此山路窄崖高,石多峻岭。
唐三藏望之,心有惧意,道:“徒弟,我见前方的山不寻常,怕是有虎狼妖魔。”
孙悟空在旁笑道:“师父莫怕,我等师兄弟,有降龙伏虎之能,定能护你周全。”
孙悟空说话之时,却不知,前方之山名为金兜山。
山中有个“妖魔”,遥遥听见此话,立于山崖而望。
只见其吃下一瓣云雾灵橘,而后将橘籽吐出,便见几道流光,嵌入山崖,发出惊响。
“降龙伏虎之能?和我青牛有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