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握紧毫毛,高呼孙大圣 (第2/2页)
此间唐三藏又念出行年头不短,可真经遥遥无期,起了思乡意。
他虽通晓佛门诸典,于坐禅论佛上无有对手,可到底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此情,实属正常。
正是时,唐三藏忽闻一声吆喝,好似千万人齐齐呐喊。
听得此声,唐三藏心中害怕,想起一路遇见的魔难,便道:“怎有此般响声,莫不是前方有妖魔。”
孙悟空笑道:“师父怎如受惊之鸟,如此多疑。”
唐三藏一时沉默,道:“非我多疑,实乃一路坎坷,心有惧意。”
孙悟空又道:“师父可曾记得乌巢禅师所赠的“多心经。””
“牢记于心,一字未忘。”
孙悟空道:“我看未必,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须知,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
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方能祛除六贼,如今师父你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
吃斋动舌,喜香动鼻,闻声惊耳,招来六贼,如此怎得西天见佛。”
唐三藏一时沉默,觉受教良多。
一旁猪八戒笑道:“猴哥,你如今说的头头是道,我看师父应该喊你师父,成佛的也该是你。”
唐三藏一时无言,沙悟净觉猪八戒平日里没着调,今日说的却在理。
孙悟空道:“去去去,你这呆子,尽是胡说八道,师父莫放在心上,只要向佛之心不变,人人皆可成佛。”
唐三藏一路走来,经历诸多,又有菩萨乃至于曹空,行点化之举,故早已不复先前的迂腐固执。
他合掌道:“徒儿言之有理,为师受教了。”
孙悟空嘿嘿一笑,又主动提出向前探路,乃见一群正在服劳役的和尚,有五百之数。
大圣化作人身,三两句便套出此地为何,原来是敬道灭僧的车迟国。
于是大圣发慈悲心,教其反抗,五百和尚惧是不敢。
孙悟空见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遂使出一法子,拔下毫毛,分予众僧,嘱咐道:
“你把把毫毛捻在无名指里,只管走路,若有人来拿你们,你们便攥紧拳头,大叫一声齐天大圣,我就来救你们!”
众僧闻言,握紧拳头,心得安定,觉毫毛神异万分。
可众僧不知,大圣本是心猿变。
能救下他们的不是齐天大圣,而是握紧拳头的自己,是那颗敢于反抗的心。
此幕,除却这五百和尚,无人知晓。
不过倒是被正在蓬莱岛上做客的曹空以明庶风遥遥望之,觉孙悟空已具佛性。
他心道:‘好大圣,已有佛姿,不逊当年金蝉子,不过这车迟国的三妖,有功绩,我却要保上一保。’
“道友怎目有所思,所想何事?”面前的白鹤好奇问道。
曹空笑道:“有三个走入歧途的小家伙,我在思忖如何引其归正,此小事尔,白鹤道友,我言之事,你意如何。”
白鹤笑道:“此为善事,与我亦无害,愿为之。”
曹空面露欣喜,举杯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