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对比明显 (第1/2页)
没过多久,武馆的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周合元走了进来。
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名牌运动服,整个人看起来神采奕奕,步伐稳健,与第一天来时那种略带懒散的气质截然不同。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经过指点后的自信与从容。
“秦峰,小利,你们俩可真早啊。”
周合元笑着走过来,声音洪亮。
他目光扫过两人,最后停在秦峰身上,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炫耀的意味说道:“昨晚我回去,用李老师教的方法泡了药浴,今天早上起来,生命力指数竟然比昨天提升了0.01。”
“孙馆主给我制定的计划,今天上午要去1.3倍重力室练习。他说我的基础不错,只要把这股‘螺旋劲’练进骨子里,中考前,生命力指数冲到0.9都不是问题,甚至有机会摸到1.0的门槛!”
1.0,那是重点武道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意味着正式踏入一级武者的门槛。
听到这番话,刘小利停下动作,眼神里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
他默默地转过身,继续练起了自己的锻体法,只是动作间的滞涩感,似乎更重了。
秦峰看了他一眼,心里有点诧异。
周元合昨天又是重力室,又是药浴、螺旋劲的,休息了一晚上,生命力指数竟然只提升了0.01吗?
他昨天练完就提升了0.03,今天早上又提升了0.05,比周元合提升的高太多了。
秦峰狐疑,难不成他是天才?
在这个时代,武道核心为破而后立,一般来说对肉身天生和灵能契合的,利用率高的,提升速度要比一般人快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天才。
“有时间去测一下灵能契合度。”
秦峰想道。
三人之间的差距,从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无形地拉开了。
上午九点整,学员们陆续到齐。
一个身材中等,面容严肃的青年男子走到了训练场中央。
他穿着和李卫国同款的极限武馆教练服,但气质更为干练,眼神锐利如鹰,扫视全场时,带着一股军人般的纪律感。
“各位学员,早上好。”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不带任何多余的情感,“我是你们的日间教练,林伟平。在晚间李卫国教练来之前,由我负责指导你们的《帝国基础锻体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的要求很简单。第一,服从指令;第二,全力以赴。训练中,我不希望看到任何形式的偷懒和懈怠。现在,全体都有,热身运动,开始!”
林伟平的教学风格,与李卫国截然不同。
李卫国因为是初中老师出身,教学时总会不自觉地代入“班主任”的角色,对周合元这样的“优等生”关爱有加,对秦峰和刘小利这样的“差生”,则带着几分惋惜和无奈。
他的态度,有着明显的亲疏远近。
而林伟平,则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
他对待所有学员,都秉持着绝对的公正和一视同仁。
他会走到刘小利身边,毫不客气地用脚尖踢了踢他的小腿:“重心不稳,下盘虚浮!再扎低三寸,腰挺直!”
也会走到一个看起来家境不错的学员面前,皱着眉纠正他的动作:“‘开山’式不是让你把手举起来,是让你用腰胯的力量把拳头送出去!你的力都散了,重来!”
轮到秦峰时,林伟平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
“你的动作很标准。”
他先是给出了一句肯定。
紧接着,他的话锋一转:“但标准不代表完美。你的出拳速度,可以再快三分。发力瞬间,肌肉收缩再紧一分。试着去找那种每一次出拳都将空气打爆的感觉。”
他的指导,精准,简练,直指核心,没有任何一句废话。
无论是谁,只要动作不到位,他都会立刻上前纠正。
他不会因为你天赋好而多加赞赏,也不会因为你底子差而心生怜悯。在他的眼里,所有人,都只是“学员”。
秦峰很喜欢这种风格。
他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格外的关注。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在他走偏时,及时将他拉回正轨的领路人。
林伟平,正是这样的人。
在林伟平的指导下,一整天的训练,正式拉开序幕。
秦峰再次进入了那种物我两忘的修炼状态。
他摒弃了周围的一切喧嚣,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帝国基础锻体法》的演练之中。
“开山”、“搬山”、“镇海”……
九个早已烂熟于心的动作,在他手中一遍又一遍地施展开来。
汗水,如同溪流般从他的额角、脊背、胸膛滑落,很快便将他身上的练功服彻底浸透,又在体温的蒸腾下化作白色的热气,缭绕在他身体周围。
肌肉的酸胀感,如同潮水般一波波涌来,冲击着他的神经。
每一次发力,都像是在撕扯着肌肉纤维。
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痛感。
他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了一块需要千锤百炼的顽铁,而每一次极限的演练,就是一次锻打。
当他将第九遍锻体法完整地施展完毕后,身体的能量被彻底榨干。
眼前一阵发黑,双腿一软,他“砰”的一声,单膝跪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膛如同破旧的风箱般剧烈起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