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走老美的路,让老美无路可走! (第1/2页)
九月最后一天,深夜。
国家航天局。
路云跟一众载人登月任务的老前辈们观看了老美X-33单级入轨验证机的首飞直播。
顺便听一众上了年纪的大佬品评一下现在的老美同行。
“还行,对面那些老朋友没丢份儿,技术还是在的。”
“确实,之前看老美的公开信息我就知道他们又搞起了阿波罗登月模式,想要短时间内把东西搞出来就得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子,谁也无法跑脱客观规律。”
“不过现在的老美格局太小了,根本比不上当初的霸气,搞‘集中模式’还要偷偷摸摸的,甚至还不承认。”
“不仅格局小,连工程规模也小,要搞太空穿梭机就大搞嘛,结果用‘集中模式’就搞出来一个二十年前的老物件,比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差远了,我还以为他们要搞就搞最先进的,不说完全突破极限,但怎么也得一步到位的搞1000多吨的冒险之星吧,结果就这?”
“确实,想当初蜜月期的时候咱们跟对面交流航天技术,那是真羡慕……”
这个事路云还是知道的,作为航天专业的学生必学的一段历史课。
别看老中和老美现在针锋相对,但历史上是有一个短暂蜜月期的,航天方面也一样。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美为遏制老熊,于是就决定各方面拉拢,其中在航天领域就有不少合作。
当时的国内是改开初期,航天产业的资金非常短缺,急需进入国际市场赚钱养活航天产业。
于是两国就签署了《关于商业发射服务的国际贸易问题协议备忘录》,老中用“长二捆”火箭发射老美休斯公司为澳洲制造的商业卫星。
当时的老中并不具备“长二捆”火箭的技术,甚至“长二捆”的构型还是总师临时画出来去谈合作的。
但是敲定合作,还是非常苛刻的合作之后,老中只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44万张图纸,进行了300多项地面试验,研制出了具备将8.8吨航天器送入近地轨道的“长二捆”火箭。
不过当时国内的航天技术不太成熟,所以首次发射澳星的时候出了问题。
火箭点火之后两台助推器发动机出现异常,7秒后自动紧急关机,致使火箭推力不足未能离开发射台,不构成一次发射。
当时的情况比较紧急,有工作人员付出生命代价才排空了火箭里的有毒燃料。
好在最后是一次性火箭报废,卫星完好。
事故原因是火箭控制系统的程序配电器控制点上有0.15毫克铝质多余物熔化,然后造成控制接点短路,接着导致助推火箭发动机氧化剂副系统断流阀门提前关闭,进而导致发动机自动紧急关机。
这次发射的失败给老中的航天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牢记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航天局决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航天质量日。
五个月之后的第二次发射才成功把一号澳星发射出去。
但是后来发射二号澳星的时候又出了问题。
不过这次不是火箭出问题,而是卫星炸了。
火箭起飞后约48秒“二号澳星”爆炸,火箭将剩余残骸送入预定轨道。
两国的故障调查联合声明中指出,火箭或整流罩在设计、制造和装配上没有导致此次故障的缺陷。
但是……或许是两国真的需要合作,所以也没有找到卫星在设计和制造上有导致此次故障的缺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