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荡涤积弊,重塑税基 (第1/2页)
他走到文华殿悬挂的舆图前,指向北方:“北直隶,天子脚下,政令通达;山西、陕西,九边重地,军管森严,且近年灾荒频仍,流民稍多,士绅优免之例稍弱,再加上此次晋商走私之威。
此三省,可为试行之首选!待此三省理顺,再推及他省,方为稳妥。”
方从哲微微颔首,目光却转向一直沉默侍立在一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顾昭——这位深得帝心、以刚直冷峻著称的“帝党”核心人物。
“顾御史,”方从哲语气带着一丝征询,“你乃陛下股肱,深悉圣意。对此事,不知有何高见?”
顾昭闻言,上前一步,身姿挺拔如松,声音平静:
“元辅、诸位大人。王部堂‘分步推行’之策,老成持重,自无不可。”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电:
“然,下官以为,优免之弊,其毒最深、其害最烈、其根最固者,非在边陲,恰在腹心!”
他手指舆图,点在南北两京:
“两京,南北直隶!”
“此地,乃我大明财赋重地,冠盖云集之所!国朝二百余年,优免特权于此盘根错节,最为泛滥!官绅勾结,田产诡寄,投献成风,税基侵蚀尤甚!天下免税之田,此地独占几成?诸位大人心知肚明。”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
“自洪武开科取士以来,南北直隶,文风鼎盛,科举中试者,十之六七出于此!”
“举人、进士、翰林、部堂阁老……天下官员,半出两京!”
“这些科举入仕者,其家族、宗亲、门生故吏,世代盘踞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凭借功名官身,广占田亩,收纳投献,将朝廷赐予个人的优免特权,演变成家族逃避国税的护身符!”
“更有甚者,致仕官员、未仕举人、生员监生,数量之巨,冠绝天下!其名下挂靠、诡寄、投献之田产,何止万顷?”
“科举功名与优免特权,在此地已互为表里,盘根错节,织成一张吞噬国税的巨网!此乃优免之弊的症结所在。”
顾昭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
“陛下既以五年为期,行雷霆手段,何不先难后易,直捣黄龙?”
“若能以铁腕肃清两京直隶之优免积弊,将此地隐匿田亩尽数归册纳粮,则如同斩断蛇之七寸!其震慑之力,必将传遍天下!”
“届时,其余各省,目睹两京巨室尚且俯首,地方豪强、州县士绅,谁还敢螳臂当车,负隅顽抗?推行新政,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此乃,破其一点,震慑全局之策!亦是向天下昭示陛下革新之志,绝无回旋余地!”
顾昭的话,如同重锤敲在众人心上。殿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沉默中却带着一种被点破要害的恍然与凝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