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晋商的末日! (第1/2页)
十月三十一日,十月的最后一天,太原府城在深秋的寒意中苏醒。
汾河之水带着些许浑浊,静静流淌过古老的城墙。朝阳的金辉洒在青灰色的城砖上,也照亮了城内熙熙攘攘的街市。
作为九边重镇、晋商大本营,太原的清晨总是格外喧嚣。南门外的骡马市早已人声鼎沸,来自口外的驼队卸下成捆的皮货、药材,换取堆积如山的布匹、铁器和盐包。
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的气味、尘土的味道以及刚出炉的“头脑”的香气。
城内,宽阔的鼓楼大街上,鳞次栉比的商铺次第开门。
悬挂着“日昇昌”、“蔚泰厚”、“大德通”等巨大鎏金招牌的票号门前,伙计们用长杆挑下挡板,露出里面擦得锃亮的黄铜柜台。穿着体面的掌柜们站在门口,拱手迎接着早来的大主顾,算盘珠的劈啪声隐约可闻。
粮店、布庄、当铺、酒楼…各色人等穿梭其间,讨价还价声、吆喝声、车马粼粼声交织成一首充满市井烟火气的晨曲。
一切都与往日并无二致,繁华而有序,仿佛这深秋的寒意与千里之外的朝堂风波,都与这座坚城无关。
然而,这份平静,注定要被一支来自京城的特殊队伍打破。
上午巳时初刻,太原城东的承恩门外。
一支风尘仆仆却杀气腾腾的队伍,如同沉默的钢铁洪流,骤然出现在官道尽头!
没有鼓乐仪仗,没有鸣锣开道,只有沉重的马蹄叩击着铺着薄霜的黄土路面,发出闷雷般的轰鸣!
为首的是数百名身着玄色铁甲、背负劲弩、腰挎长刀的龙骧军精骑,他们眼神锐利如鹰,面甲下的脸庞冷硬如铁,一股久经沙场的铁血煞气扑面而来!
紧随其后的,是钦差大臣王命璿的简朴车驾,以及身着面色阴鸷深沉的御马监太监方正化。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队伍核心位置,赫然出现了负责调查山西贪腐的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显纯!
他一身飞鱼服,外罩玄色斗篷,风尘仆仆却难掩其鹰视狼顾之相,眼神扫过城门楼上的守军,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与掌控。
这支队伍的出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城门口原本喧嚣的入城人流瞬间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带着浓重铁血肃杀之气的队伍震慑住了!商贩忘了吆喝,驼夫忘了牵绳,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守城的军官,一位身着棉甲、面色紧绷的总旗,显然是锦衣卫的内应。他非但没有惊慌,反而眼中闪过一丝“终于来了”的释然。
他猛地一挥手,用眼神和喝骂,指挥着手下兵卒迅速、有序地引导着人流向两侧退开,在城门洞和官道中央清出一条足够宽敞的通道。
当队伍行至近前,那象征钦差身份的龙纹旗牌、节钺仪仗清晰可见时,总旗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杆,右手握拳重重捶击左胸甲胄,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身后的兵卒也齐刷刷地挺直身躯,握紧手中长枪,神情肃穆,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以及一丝紧张。
钦差队伍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们高举着象征中枢意志的仪仗,毫不停顿,马蹄踏碎青石板的闷响和铠甲鳞片摩擦的细碎声响,在死寂的城门洞中回荡。
队伍如同劈开波浪的利刃,径直穿过洞开的城门,沿着宽阔的鼓楼大街,在无数惊惧、好奇、茫然的目光注视下,踏着沉重而坚定的步伐,目标直指位于城中心的——山西巡抚衙门!
巡抚衙门大堂内,气氛凝重得几乎凝固,山西巡抚吴仁度、巡按御史李若星、布政使、按察使等一干地方大员,刚接到“钦差将至,于大堂接旨”的正式通报。
他们按品级肃立在大堂中央,身后是各自的心腹属官。吴仁度身着二品锦鸡补服,强作镇定地站在最前方,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和额角细密的冷汗出卖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