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亲军二十六卫 (第1/2页)
待陈策、戚金、沈有容、王英卓等人领旨告退,乾清宫暖阁内便只剩下朱由校与那几位默默肃立、气质迥异于寻常将领的王忠义、孙铁、周明远。
这几人,是系统给予他的新手大礼包,是绝对忠诚、值得托付性命的“潜邸”之臣,亦是伴随他最久的军中嫡系。
朱由校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少了方才面对外将时的宏大叙事的激昂,多了几分审视内廷安全的沉静与不容丝毫马虎的锐利。
“王忠义,”朱由校声音平稳,开门见山,
“卿等在朕身边时日最久,掌管禁卫。告诉朕,宫苑防卫,诸门要隘,值守轮替,可有懈怠?宫墙内外,巡哨兵马,有无缺漏?一切务必据实而言。”
王忠义一步上前,抱拳应诺,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臣等不敢有丝毫懈怠。自受命以来,宫禁防卫已依陛下早先所定之《禁军防务新制》重塑:
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及宫墙各角楼、要隘,皆由禁卫军精锐把守,人皆披甲持锐。轮值实行‘三班倒、同门同隘不同班’之法,班次不熟识,防其勾连。
十二时辰轮换,无有间断!巡哨队交替,穿行于宫墙内外御道及夹墙间,一日巡城五十次。
宫内宦官洒扫杂役,出入皆有记录查验,无腰牌手谕者,寸步难行。宫中内侍、宫女近千,皆以黄册登记在案,无有遗漏。”
他顿了顿,补充道:“然……陛下,此仅限于紫禁城核心禁垣之内。臣等禁卫军兵额,陛下亲批为五千人,以当前轮值强度与防护密度,已是极限。”
朱由校微微颔首,对这份谨守本分的汇报感到满意。王忠义等人的忠诚与效率,是他安卧龙榻的基础。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凝重:
“禁垣安靖,卿等之功,朕心甚慰。然……”
他手指重重敲在御案上放着的另一份厚厚的名册上——“此乃所谓‘上直亲军二十六卫’之册籍!”声音带着冷冽的嘲弄,
“从金吾前卫到锦衣卫,名头倒是顶顶吓人。可这紫禁城的外围安全,这京城的内外巡防,这天子脚下最后的卫护之墙,如今究竟是铜墙铁壁,还是千疮百孔?”
“卿等在协理整饬期间,这二十六卫的实情如何?”他刻意加重了“实情”二字。
王忠义面色一凝,上前一步,声音低沉而清晰:
“陛下垂询,臣不敢虚言,亲军二十六卫,徒有其名。名册所列员额——”他接过那份册子,
“载十四万七千二百余,然臣与孙铁、明远等经数月暗中核查点验,剔除所有虚名、空饷、老弱、病残、以及早已流寓市井之徒,其真正可持械、身着堪用布面甲、能勉强列队操演者……不足两万。且散乱分布于数十衙署、仓库之间。”
“什么?”饶是朱由校早有心理准备,闻此数字也不由得脸色铁青,
“十四万七千之名册,实兵不足两万?”
“正是如此!”孙铁接口,语气带着压抑的愤怒,
“陛下!诸卫编制混乱、旗籍重叠。一卫之名,常分散于五城数十处,卫所官署形同虚设,军官坐食空饷已成惯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