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谁不希望被千秋万代传颂、载入史册?! (第1/2页)
李世民一生征战,从不习惯低头让步。
所以,此后整整三年,他将一切娱乐活动冻结。
然后全身心投入政务与军备整顿,誓要将这份耻辱彻底清算!
贞观三年,时机终于成熟!
李世民一声令下,亲手挑选的几位名将——
李靖、李世勣、柴绍、李道宗——
兵分六路,挥师北上,剑指突厥!
这支由十余万精锐构成的大军,宛如六柄利刃,猛然刺入敌人腹地!
这场战役中,也发生了些出人意料的小插曲。
突厥一见大唐军势汹汹,颉利可汗当即服软,表示愿意请降。
可李世民哪能不识他的如意算盘?
无非是想缓一缓,等来年牧草茂盛、战马强壮后,再卷土重来。
于是李世民派遣鸿胪卿唐俭、安修仁等人前往劝抚,试图稳住突厥阵脚。
结果话还没谈完,李靖部队突然杀到。
唐俭差点没被吓死,事后整整骂了李靖一辈子……
但战果惊人。
颉利可汗终被生擒,押解至长安。
昔日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竟在大唐军阵前献舞请命。
突厥,从此名存实亡!
而这场胜利,仅仅是大唐开疆拓土征程的序章!
李世民轻抚胡须,笑意盈盈:
“看来后人,终究还是明白朕的苦心与功绩。”
“是朕小瞧他们了。”
恶搞视频的耻辱还历历在目。
而今这波点评,总算让他在历代帝王的目光中,稍稍找回了一点面子。
不管未来如何,至少今日——
后人是认可他的,是承认大唐的伟业的!
对李世民这样心气极高的皇帝而言,这是最动听的赞歌。
人死留名,这是每一位皇帝最执着的执念。
谁不希望被千秋万代传颂、载入史册?!
可真正能做到者,又有几人?
“陛下文治武功、平定四夷,开创盛世,历代英主莫能比。”
长孙无忌起身一揖,恭敬应和。
房玄龄、魏征等人也随之颔首。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道:
“大唐今日之荣光,岂止朕一人所能成。”
“此番盛世,朕当与诸位共享!”
大唐之所以日益强盛,当然离不开一位睿智雄主的英明统治。
但更不可忽视的是,那一批才华横溢、忠诚无私的辅臣。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无一不是一时之选。
正是他们辅佐之功,与李世民的决断相辅相成,才共同书写出这个横扫四方、震慑万国的盛世大唐!
听闻李世民这番话,长孙无忌等人脸上也浮现出几分欣慰与自豪。
是啊,大唐如今在后人眼中声名赫赫、流芳千古,哪里只是靠李世民一人?
他们这些肱股之臣,又何尝不是奠基者与缔造者!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心中皆涌动着难以掩饰的骄傲。
这盛世江山,也有他们的一份心血!
这正是他们共同铸就的大唐啊!
……
大秦!
秦始皇嬴政的神情也渐渐变得凝重。
早前他已多次看到后世皇帝,对唐太宗的称赞几乎达到顶峰——
连最挑剔的人也对李世民顶礼膜拜。
他本就猜测,这唐太宗必然是个手腕卓绝、胆识过人的人物。
和他自己一样,是千古一帝级别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