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难道昔年玄武门旧案,将于大唐重演不成?! (第2/2页)
就在之前,圣上还与诸位臣属议论皇储废立事宜。
由此可以推断。
天子确实已起了废黜储君的念头。
看样子在真实的过往中,陛下真的做出了废太子的决断。
可是……
即便如此,也未必列入千古冤种的名单。
依照长子扶苏与太子刘据的前例判断。
定是在罢黜前后,遭遇了某些变故,才令李承乾名列此等千古冤种榜单!
“承乾啊……”
李世民盯着题头,陡然五内俱焚。
他并非因李承乾上榜而丢颜受辱而悲。
而是为这位至亲骨肉而心痛!
到底遭遇了什么,才令承乾落得千古冤种太子的评价!
而且还是榜上第三!
难道昔年玄武门旧案,将于大唐重演不成?!
一想到自己旧日之举,竟在多年之后循环上演,李世民便感到沉沉的愧意!
东宫之中。
李承乾望着那浮现在空中的天幕,久久未动,沉默良久。
接着他仰头长笑,那笑声在偌大的东宫内久久回荡。
只是这笑,听来满是苦意和凄凉。
“果然啊……终究是我……”
一股钻心之痛自心头袭来,仿佛心脏都在渗出血来。
在那名字尚未出现在天幕前,他心中仍藏着微末的希冀。
他曾安慰自己,也许父皇对魏王百般优待,仅是出于磨炼。
也许父皇仍旧留恋他的储位,不会真的废他。
或许,父皇会忆起母后的临终托付,不忍违背。
然而——
当那一行字浮现于天幕,所有的幻想,瞬息破灭!
他李承乾,成了那第三位“千古冤种”的太子!
被列入这榜单之人,其下场与扶苏、刘据,只怕无异!
父皇终究还是弃了他!
“要想破此困境,唯有自我突围。”
此刻的李承乾,不再寄望于任何人。
现在,能靠的,唯有自己!
可是在当今天子的眼皮底下起事,又岂是易事?
前车之鉴——刘据,不正是最真实的例子?
身为太子三十余年,门生故吏无数,又有卫氏一门的助力。
最后还不是功败垂成,殒命宫变?
自己若起兵,只怕艰难十倍于刘据!
“所幸……还有这天幕……”
李承乾屏住呼吸,凝望那悬浮不动的天幕。
以他对自己的了解,他断不会坐以待毙。
恐怕在那场废黜之前,他就已铤而走险!
或许,玄武门的风云将再度重演!
只是……结局注定失败。
否则他怎会登上这“千古冤种”的名单?
“接下来……天幕应该会展示另一个我。”
“那个……最终成功的我!”
李承乾眼中绽出惊人的光芒。
……
洪武时期。
朱元璋此刻正面带愁色,为大明能否千秋万代而忧思不已。
莫非大明之后,便是万古江山的终点?
难道再无帝王,再无朝代更迭?
虽然这设想让他心生欢喜,但也觉得未免过于理想。
也许,后世的皇帝们尚未登场。
那玄色字迹的皇帝自始至终沉默不语,让他有些在意。
思绪收回,他望向天幕标题,咧嘴笑道:
“始皇、汉武、唐宗,虽皆堪称千古之主。”
“唯独在选太子这事上,皆出了岔子。”
“不过我朱重八,断然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想到三位千古帝王竟也在太子问题上失手,朱元璋心里竟隐隐有些得意!
他与那三人不同,对朱标的信任从未动摇!
因此,朱标出错的可能几近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