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强人所难 (第1/2页)
只是宋南星小朋友的长势太快,宋苗辛辛苦苦绣花的上衣,最多就能在宋南星身上呆一年。
等下一年,窜了一头的小姑娘,就穿去年衣服,就有一种穿七分袖、七分裤的窘迫感。
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想着接一截什么的,甚至宋立夏和宋小满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轮到宋南星小朋友这儿,宋向文和宋大志可就不乐意了。
再加上一个偏心眼、又舍得出钱出票的干爹郑远成撑着,宋南星小朋友硬是没有穿过任何一件带布丁的衣服。
甚至,还有那多孩儿的家庭,尤其是有小女孩子的家庭,还会巴巴的找上宋苗,想要匀一点宋南星的旧衣服。
当然,不白给。
红薯什么的,管够。
宋苗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成全大家咯!
红薯再烧心、反酸,那也是救命粮。
没见李桃花,不,是桃源村的所有人,每年都要拿细粮到宋家村来换么?
宋南星也感慨万千,可她并没有掌握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技能,只能不动声色的在大峰山种一些淀粉多的药材。
譬如,山药、葛根、茯苓、薏苡仁。
虽然不能代替米面,但也能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让人垫吧一口,解一时之急。
只是,十里八村的村民似乎都不识货。
宋南星辛辛苦苦耕耘了两三年,最终这些药材还是落到了她和张仁德手里。
当然,也有一部分出现在了他们家的餐桌上。
清蒸山药、清炒山药、拔丝山药、山药排骨汤、葛根粉鸡蛋饼、葛根红豆糕、凉拌葛根粉……
怎么吃,都觉得比红薯好吃。
连带着张仁德家的餐桌都丰富多了,不再是红薯配红薯。
随着张仁德的采药、种药技术的日趋成熟,宋南星开始逐渐放手。
三年期满,宋向文大手一挥,宣布张仁德出师,顺利给他和宋南星解绑。
当然,采药的收益,宋向文也是一分不落的全部给了他。
只是分门别类晾干就行的药材还好,遇到需要炮制的药材,张仁德还是只能求助于宋南星这个“小师姐”。
宋南星偶尔搭一把手,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跟着宋向文习武、看书和出诊。
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习惯了宋向文身后的小尾巴。
乡下可没有城里讲究,行医资格证什么的更是听都没有听过。
宋南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在把脉、辩证、药方的应用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般的毛病,根本难不倒宋南星。
等到宋南星的手劲渐渐练出来了,宋向文便渐渐的把正骨和针灸的活儿交到了宋南星的手上。
为了激励宋南星,宋向文甚至特意为宋南星定制了一套四十九根的银针。
渐渐的,宋南星也就有了“小先生”的称呼。
再加上每年春末夏初、秋末初冬的时候,宋向文都会带宋南星去军医院坐诊一阵。
军医院里“小神医”的名头,也渐渐的打响了。
只是这样,宋向文还不满足。
听说,上级了解到中国卫生技术人员的情况,对于农民常见病治得少、多发病治不好、急病重病治不了的矛盾很是不满,安排军医院务必要为地方培养一批接受短期培训的农村医疗工作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