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章 眼尾已有了细纹,可眸光扫过来时,贺瑾竟觉得脸颊发烫 (第2/2页)
王小小也点点头:“爹你放心吧。我们会的。”
王德胜从军装内袋掏出一个油纸包:“路上吃”。
王小小看到,那是她最爱吃的椒盐酥饼,上次随口提过想吃,她爹竟记得。
王小小抱着爹:“爹,谢谢,您要保重”
他们上了火车,硬卧包间,除了他们俩,没有人。
贺瑾打开包裹,里面整齐码着:四盒军用罐头(红烧肉/鱼肉罐头)
王小小在整理行李时,从座位缝摸到个铁盒,里面是陶瓷娃娃,底座新刻着:“女侠手下留情”。
娃娃肚子里塞着三十斤全国粮票。
当王德胜和贺建民送完孩子回到宿舍楼,发现一群老兵正围着大厅墙角瑟瑟发抖,地板上粘着一个军用饭盒大小的金属罐,罐体上用红漆写着:
"爹、亲爹,各位叔叔伯伯:
明天领导检查
铲掉→臭死你们
不铲→领导扣分
当着领导面臭死领导
爱你们的小小&小瑾"
物理拆除立即释放,定时明早8:00自动释放,臭味持续72小时。]
王德胜试图用军刺撬开,触发微量泄漏,一楼人员撤离。
老李调来消防水枪,继续触发泄露,二楼人员撤离。
老肖建议爆破,全员否认。
教导主任叹气:“我赶紧退休吧,我受不了你们这两代祸害了!”
他继续说:“拿个玻璃罩盖起来,上面写‘新时代军事创新成果展示,训练战士们耐臭能力’,宿舍的人员全部回宿舍住。”
[王小小后来收到张照片:她爹宿舍所有人戴着"最佳创意奖"绶带,站姿端正。背面写着:"闺女,下次探亲给你看更狠的"]
————
王小小看着贺瑾睡着,这几天玩得开心,无忧无虑的,她也像孩子一样没有烦恼。
她坐在火车上,想着她爹的话,军装一换,津贴下降不可怕,怕的是票证和军官基本供应不知道会不会减,这个如果也减百分之二十五,日子就难了。
她转头一想,难过啥?她不能去黑市,不代表她族里的小弟们不能去黑市?
在城里的人,不去黑市,一大部分的人得挨饿~
老家的人要收一收了,谨小慎微。
老家的族人在大城市的全部回小县城,不回可以,全部除族。
她爹军校出来,去边防巡逻,这是最好的。
在高原和岛上的伯伯叔叔从明年开始,她要老家全部停止邮寄,她这里寄包裹就少了。
王小小他们就是小喽喽,是在机动部队,安全系数很高。
王小小最担心的人是六伯,她这次回老家就是为了六伯,六伯的位置太恐怖了,六伯有事,整个老家全部牵连。
王小小抓起馒头啃了起来,以后坐火车,她就不能坐硬卧了吗?
贺瑾醒来,看着篮子上馒头,还剩下一半了。
“姐,你就这么干吃馒头吗?十多个?”
王小小看着馒头:“南方的馒头太小了,按照我的胃口,这篮子的馒头都不够我吃。”
贺瑾:“姐,还有多久到老家,你说你们县里到老家要走两天,骑自行车都要一天才到?”
王小小:“回来人来接我们的。”
到了凌晨五六点,王小小和贺瑾换上了厚衣服。
贺瑾这位小祖宗,有点咳嗽了。
王小小去了火车厨房,递给几支烟,煮了药和煮了粥(米是自己的),给贺瑾喝下。
看着小瑾到了中午,人开始精神力,心放了下来,她继续去厨房煮粥和药。
贺瑾没有想到生病可以吃到粥。
王小小回来看他的眼神,直接一掌拍到他脑袋上:“小瑾,你敢装病骗米饭吃,我就打你。”
到了晚上十一点半才下了火车,晚点了六个小时。
王小小拉着贺瑾来到隔壁铁路的招待所,就看见三伯在等着她,二伯发疯了吗?派三伯来接她……
贺瑾呆住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物,三伯立在招待所昏黄的灯光下,仿佛一幅古画里走出来的谪仙,连铁路站台粗陋的背景都因他而显得矜贵起来。
一身皮袍衬得像是名匠裁制的礼服,腰杆笔直,却不是军人的板正,而是带着文人般的清逸,肤色如玉,却不是养尊处优的白,而是泛着雪山晨曦般的冷光,下颌线条如工笔勾勒,连阴影都恰到好处。
最绝的是他抬眼时那一瞬的神采:明明眼尾已有了细纹,可眸光扫过来时,贺瑾竟觉得脸颊发烫。
王小小捅了捅发愣的贺瑾:“别看了,小学渣就是三伯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