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关中均田事 (第1/2页)
北凉,原是由后凉大臣段业开创,沮渠蒙逊诬陷堂兄沮渠男成谋反,待段业斩杀沮渠男成,沮渠蒙逊以此为借口,攻杀段业,篡夺了北凉的基业。
九月时,沮渠蒙逊进攻西凉,李歆不敢出战,蒙逊之所以抢收了庄稼后,急于退兵,是因为西秦有事发生。
西秦,上郢(甘肃天水)。
秦州牧,征东大将军姚艾立于城池东墙,遥目远方,仿佛看到了长安。
他本是后秦宗室大臣,任秦州刺史,刘裕攻灭后秦,在长安大肆屠戮后秦宗室,姚艾只得举后秦西陲之地,降于乞伏炽磐。
“可恶,如今刘义真都已离开了关中,炽磐为何还是不敢出兵。”姚艾愤恨不已。
他与刘裕有着血海深仇,当初听说刘裕班师,就曾请求发兵进攻关中,但乞伏炽磐不加理会,致使二人生出嫌隙。
后来刘义真全取雍州七郡,乞伏炽磐往边境陈兵,姚艾还高兴了一阵子,哪知乞伏炽磐只是防备刘义真西进,并没有东出的打算,这让姚艾好生失望。
待刘义真南下以后,乞伏炽磐撤走了此前集结在边境的重兵,姚艾也算彻底看明白了,依附于乞伏炽磐,永远没有报仇的机会。
“大丈夫不能报宗族覆灭之仇,与朽木腐草何异!”姚艾狠狠拍着城墙,咬牙切齿道。
他早已遣使往北凉,决定举上郢等地,改旗易帜,转投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也正是因此而班师。
算一算时间,也应该得到回复了。
当夜,果真有一骑北来,带来了沮渠蒙逊的回信。
回信很简单,沮渠蒙逊告诉姚艾,自己必定会南下接应。
刘义真在时,沮渠蒙逊愿意与乞伏炽磐交好,如今共同的敌人离开了,姚艾提出举后秦的西陲旧地而降,沮渠蒙逊又怎会拒之门外。
次日,姚艾让人召集麾下部将,与他们说道:“乞伏炽磐并无大志,久在秦国,我们注定回不去关中,我欲转投沮渠蒙逊,诸位可愿相随。”
部将们闻言,无不表示赞成。
姚艾为之大喜,随即准备举事。
但这些部将们离开了他的府邸,又偷偷聚在了一起。
为首之人正是姚艾的叔父姚俊,他对众人道:“秦王宽仁有雅量,我们本可在这片土地安生,为何还要转投沮渠蒙逊。”
他的话引得众人争相附和。
“不错,我听说沮渠蒙逊滥杀大臣,岂能弃明主而奉暴君!”
“大将军声称秦主没有东出的志向,但沮渠蒙逊的实力尚且不如秦主,又如何是晋人的对手。”
“沮渠蒙逊志在西进,吞并李氏,如今为了回去关中而投靠他,简直是南辕北辙!”
“这是乱命,我们不能遵从!”
“没错!”
众人七嘴八舌,决定推举姚俊为主,一起驱逐姚艾。
姚艾听说消息,惊恐不已,心知大势已去,慌忙出奔北凉。
乞伏炽磐得知此事,为之大悦,征俊为侍中、中书监、征南将军,封陇西公,邑一千户,姚俊于是入朝。
自此,后秦姚氏最后一支保持独立性的力量不复存在。
而姚艾出奔,也标志着西秦与北凉的关系再度恶化。
东晋建立之初,陈郡谢氏于建康营居落籍,但他们来得晚了,建康周边的田庄早已被瓜分一空,谢氏在城外占不到田庄。
咸和三年(328年),谢奕出任会稽郡剡县(浙江绍兴嵊州)县令,带着诸弟南下会稽郡,其中就包括了当时年仅八岁的谢安。
陈郡谢氏开始了在会稽郡的经营。
会稽郡,便是陈郡谢氏的根基所在。
然而,会稽属三吴地区,孙恩领导五斗米道起义时,三吴便是重灾区,陈郡谢氏首当其冲,因此元气大伤,整个第三代找不到出众的人物,也许就与孙恩之乱有关。
好在时间能够抹平伤痕,如今的会稽郡也渐渐恢复了元气。
东晋末年,气候正处于寒冷期。
义熙十四年(418年),十月十七,上虞县(浙江绍兴上虞区)降下了第一场雪。
当然,这也是去年闰了一个月的关系,要按照往年来算,如今应该是隆冬了。
谢恂、谢绮兄妹踏雪出门。
为父守丧,也不是说必须足不出户。
谢恂边走边问:“此前族兄将你接去彭城,与刘义真相见,感觉此人如何?”
谢绮听兄长提起刘义真,脸颊微红,她轻声道:“才貌都是极好的,也是个温和的性子。”
“也就只有你觉着他性子温和。”谢恂苦笑。
谢绮不解地看向他:“阿兄为何如此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