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小科普 (第2/2页)
换言之,孱弱的地方管理机构,没那么多闲工夫去折腾这些破事,那是明清小地主时代场景。
因为三国后期和西晋初期,时而战乱,时而又相对安定,所以国家对于战争的需求时而紧张,时而又松弛,这就导致三国乃至西晋,在财政改革方面屡屡受挫。
想松没法松下来,一直紧绷着又很难受。
所以这就导致几十年间社会层面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远远低于后来的隋唐。
第3点有些意思。
三国后期乃至西晋,说世家大户夺权成功,这个应该争议不大。传统势力宦官和外戚,都已经退场了,没有掌握大权。蜀国那个畸形的体质就不去深究了,有其历史特殊性。
曹魏九品中正制后,世家上位再无阻碍,司马家作为世家大族建立西晋,便是标志之一。
东吴那边情况虽然不一样,但是世家大族垄断政治资源和决策权,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并没有什么好说的,有意思的是后面一句:世家大族虽然已经夺权,但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夺权。
他们这些人,依旧是“赌客”的思维,而不是赌场的思维。
所以看西晋历史,会有一种浓厚的割裂感。一方面世家大族掌控了权力,一方面,他们又互相倾轧你死我活。
以至于把赌场弄关门破产了。
一直到东晋的时候,这些世家大族在政治上才相对成熟,熟练的玩起了类似周天子诸侯的那种稳定模式。
所以东晋是老登的时代,而三国后期乃至西晋则是疯癫离奇,和不断探索新玩法的过渡期。
有些读者的评论我看了,有的可能是同行在阴阳,有的只是不太了解这个时代。
总之我都不想反驳,争个对错没有意思。
对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深入了解后,同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站在不同的楼层上,看到的可能是不同的风景,虽然风景本身就摆在那里,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已。
今天就科普到这里,后面几个问题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