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如果不行你就把他给敲晕了 (第1/2页)
蔚蓝的天空下,一架飞机如银色巨鸟般穿过厚重云层。
孙学林将帽檐压得更低,指尖捏着一张折叠的米国S市地图,凑近闭目养神的裴政年,声音压得十分低,
“老大,还有半小时着陆。”
“严明处长托人捎信,米方今天加了两组便衣,专盯亚洲人。”
“咱们的过境证件是用东德商务代表团的名义办的,得小心应对。”
裴政年缓缓睁开眼,深邃的眸子里没有丝毫波澜。
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列宁装,袖口磨得有些发亮,怀里揣着一本厚厚的《机械工程手册》。
透过舷窗望向下方,S市的轮廓在云层缝隙中逐渐清晰。
“通知各组,下机后按三号方案走。”
裴政年的声音平稳得像淬了冰。
孙学林点头应下,转身快步走向机舱后部。
裴政年则重新闭上眼,脑海里飞速梳理着任务细节。
刘教授,华夏顶尖军事武器研发专家,三年前被米国以学术交流名义邀请,此后便被软禁,虽提交回国申请,米国却以项目未完成为由一再推脱。
这次米国松口,实则是缓兵之计,据严明传来的情报,米方已暗中下令,若无法阻止刘教授回国,便永久解决。
刘教授是这一次任务的主要营救对象。还有几位其他的教授,也需要裴政年他们一并带回来。
那么多人,想要一起带回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化整为零,才更方便行事。
裴政年早已经想好如何做了。
他们两人一组,护送一位教授离开。
乘坐飞机目标太大了。
坐轮船更方便行事。
只要驶出米国的海岸线,那么就会有人接应他们。
运送他们出去的轮船在裴政年等人踏上米国的那一刻就已经准备好了。
待的时间越长,变数越大。
至于营救刘教授的任务,裴政年则跟孙学林一起接应。
这是最艰难的任务。
不过,裴政年有信心。
……
飞机终于降落,滑入停机坪停下。
到了。
走到舱门的瞬间,裴政年便敏锐地捕捉到异常。
海关通道旁的两个男人。
他们穿着黑色风衣,领口别着银色徽章,手里拿着笔记本,时不时抬头扫过乘客。
这两个人绝对是米国联邦调查局的便衣。
裴政年悄悄碰了碰身边的孙学林,眼神示意对方注意左边。
孙学林心领神会,故意脚下一绊,把随身的帆布包掉在地上,弯腰去捡时,将一张写着“东德代表团”的纸条塞给旁边的海关人员,这是严明提前托人打好的招呼。
两人跟着人流走到海关窗口,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翻了翻他们的证件,又看了看名单,抬头问,
“你们来S市是谈什么项目?”
“机床设备采购。”
裴政年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嘴角带着礼貌的笑,
“我们工厂需要进口一批精密机床,跟贵国的通用公司有合作意向。”
说着,他从包里掏出一份打印的合作意向书。
上面的公章是伪造的,却做得足以以假乱真。
海关人员核对了半天,终于盖章放行。
走出通道时,裴政年余光瞥见那两个便衣还在盯着他们,心里冷笑。
幸好严明早有准备,提前安排了“东德代表团”的名义,不然这关还真不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