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朕给你说一门婚事如何? (第2/2页)
“臣,多谢陛下!臣告退。”
萧墨离开御书房之后,一个贵妃走上前,给齐主揉捏着肩膀:“这萧爱卿,真是位重情重义的痴情郎啊。”
“重情重义好啊。”齐主点了点头,看向御书房外,“不成亲,也好......”
七日后,圣旨至,萧墨封为工部侍郎。
又是四年,萧墨升任为工部尚书。
如此升官的速度,真是平步青云。
此时,萧墨不过三十六而已。
许多人的政治生涯才刚刚开始,可是萧墨已经官至高位。
但朝堂之上都清楚,一个工部尚书,不会是萧墨的终点。
且萧墨生活极为自律,不去青楼,不收礼,平日就只是看书。
言官想要找萧墨的污点都找不到。
萧墨入京第八年,房丞相力图变法。
房龄的这一次变法策划了很久,也是得到了齐主的支持。
但是这次房龄的变法涉及到了世家氏族,阻力实在是太大了。
不到几天的功夫,无数弹劾的奏折在朝堂上乱飞。
张谦之此时入朝,站在了房龄这一边。
此时的萧墨自然也是站队变法一派。
自从萧墨踏入朝堂开始,朝堂所有人都知道萧墨和张老先生的关系。
而萧墨能够升官这么快,不仅仅只是功绩而已,有很大的一部分程度,都是看在房丞相和张谦之的份上。
毕竟朝堂之上只谈功绩,那太过理想,更多的是人情世故。
于是在齐主的支持下,以张谦之、房龄、萧墨三人为核心的变法彻底拉开。
以前的时候,萧墨每两年都会回村一趟,但因为变法事务太多,萧墨这几年只能一直待在皇城。
好在的是,萧墨和小青时常会有书信来往。
但就当变法一切进行的顺利的时候,齐主重病了。
六年后,齐主驾崩,太子继位。
新的国主看起来并没有先帝那种决心和魄力,他抗不住那些世家氏族。
最后变法失败。
张谦之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了,张先生能活到九十多岁,甚至还主持变法,已经极为不易,全凭借那一口气吊着。
此次变法失败,那一口气也散了,张谦之彻底心灰意冷,上奏告老还乡,彻底不过问朝政,觉得自己最多最多,也就活个一两年了。
六十多岁的房龄外调离京。
萧墨因为名声太盛,且变法也是一心为民,那些世家氏族碍于萧墨名声,不敢胡乱弹劾。
可萧墨觉得自己在京城也会被不停地排挤,与其如此,倒不如离开。
所以萧墨主动外调北海州。
此时萧墨已经四十有六,因为年纪大了,且变法操劳过度,鬓发已经有了不少银丝。
在上任之前,萧墨回到了石桥村。
自从萧墨考中状元,已经过了二十七年。
在这段时间中,有不少人离世。
其中便是包括老村长以及陈姨。
“青山县书吏、石桥村村长——王灿之墓。”
“王灿之妻——陈红之墓。”
萧墨站在墓碑前,看着两座紧挨着的墓碑,神色平静,但是心中却有一些说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