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 第335章 娘娘:顺手而已,你别多想(4k)

第335章 娘娘:顺手而已,你别多想(4k)

第335章 娘娘:顺手而已,你别多想(4k) (第1/2页)

厉元淑凤眸凝视京城舆图上的三个位置,思忖片刻,转而看向何书墨。
  
  她什么都没说,但询问的意思不言而喻。
  
  她想知道何书墨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光是这三个单纯的地点,什么都说明不了。
  
  这三个地方唯一的共通点是在一条直线上,而其中的两个,都有地下暗室……
  
  想到这里,厉家贵女玉口微启:“你的意思是说,玉霄宫的地下,也有行宫?”
  
  何书墨没有正面回答淑宝的问题。
  
  毕竟他也只是猜测,没有什么实在的证据。
  
  “娘娘,臣觉得,楚帝坏归坏,但他一定不是个蠢人。您觉得呢?”
  
  贵妃娘娘轻点螓首,道:“确实如此。楚帝非但不蠢,而且还出奇的谨慎。当年,本宫与崔家贵女年纪相仿,他害怕五姓排名第一的崔家做大,便主动接触远在江左的厉家,请本宫入京,放弃了扶持崔家对抗魏党的想法。”
  
  听淑宝提及崔家贵女,何书墨脑海的中,却没有多少关于这位贵女的详细描写。
  
  原书不过二十万字,崔家作为五姓中排名第一的世家,历史最长,底蕴最厚,但大多时候时候只是被当做背景板似的提及。估计是篇幅不够的原因,毕竟原书是以捕快主角的视角展开的,对反派的描写不易过度,否则喧宾夺主了。
  
  娘娘说完对楚帝的看法,又道:“你一会儿在京城舆图连线,一会儿又提楚帝,到底想说什么?”
  
  何书墨笑了笑,“臣的意思是,既然楚帝不蠢,那楚帝在子嗣中挑选出来,分封成王的藩王们,应该同样没有蠢货。哪怕藩王本人平庸,他的追随者总不至于同样无能吧?”
  
  “所以,你是想说,燕王在燕国穷兵黩武,并非只是因为他的性格。虽然他像是会独断专行的人,但他如此练兵,恐怕定有其他考虑?”
  
  娘娘凤眸如炬,一句道破了何书墨卖了半天关子的中心思想。
  
  何书墨频频点头:“没错,娘娘一语中的,臣觉得燕王不会不知道他在燕国透支潜力,欺压民生,逞一时英雄,并非长久之计。臣觉得他是故意的,燕王虽被分封在燕地,但根本不打算在燕地多待,所以才不计后果,穷兵黩武。”
  
  贵妃娘娘轻轻颔首:“你的猜测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楚帝年岁已高,虽然不知还能苟活多久,但是燕王此时年过半百,属于半截入土,怕是迫不及待了。”
  
  何书墨话音一转,道:“可惜咱们京城固若金汤。外围有定国公手下的近卫军把持。中间则是高耸的城墙,和负责城墙防卫的京城守备。最里侧还有厚重的皇城防线,以及最精锐的禁军将士。哪怕燕王趁楚帝驾崩,以数倍兵力围攻京城,都必然久攻不下。而一旦等到楚国各地的勤王兵马四面而来,燕王必败无疑。”
  
  贵妃娘娘款款挪步,思忖道:“燕王想必应该知道京城难打,所以才秘密训练了兽王军,想靠奇袭致胜。但以燕国的体量,兽王军如若十分精锐,那数目必定不多。如若人数众多,那能力便难以高超。何况京城的面积放在这里,单靠一批兽王军便想扭转京城局势,近乎痴人说梦。”
  
  何书墨安静听完淑宝的话,对她保持了足够的尊重。等淑宝话语落下,他才重新抬起手臂,在京城舆图上再次画出了那一条连接景玉宫、玉霄宫、枢密院的直线。
  
  贵妃娘娘看到何书墨的动作,好看的烟眉重新蹙了起来。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枢密院的公孙宴与远在北方的燕王是合作关系。而葛文骏这种北境出身的将领,便是双方默契的结果。据葛文骏所说,公孙宴并没有刻意瞒他枢密院研究震天雷的事情,这便意味着,燕王很可能知道枢密院的动静。又或者说,燕王可能一直是枢密院的赞助者之一,甚至可能在他就藩之前就是赞助者了。
  
  但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玉霄宫地下埋大量震天雷,置本宫于死地?
  
  且不提本宫会不会受伤,退一步讲,朝局未定,他们为什么敢提前押宝本宫得胜?万一魏淳胜出,这般用在本宫身上的谋划,岂不前功尽弃了?
  
  何况本宫来京前,枢密院便已经着手震天雷的开发了,不可能是为了炸玉霄宫才准备的此物。
  
  在一团团迷雾之中,厉元淑凤眸清亮,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
  
  她凤眸移动,沿着何书墨所画的直线继续往外侧延伸,那条直线越来越长,长到穿越京城内城和外城的城墙,延伸到伏龙山中!
  
  伏龙山中风景一般,但却有世人皆知的潜龙观,以及楚国国运的镇守者,此世间堪称独一档的强大修行者,老天师!
  
  娘娘恍然道:“楚国从晋阳迁都京城,原因很多。其中,有摆脱五姓对朝局影响力的考量。也有晋阳作为旧都有些偏西,离西方姜国较近的原因。”
  
  何书墨知道淑宝已经猜出的七七八八,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娘娘,臣记得您在这间屋子里和臣说过,您说晋地易守难攻,是楚国的西部屏障。无论是姜国的兵马还是晋王的兵马,一旦出了晋地,一路向东,尽是一马平川,毫无险峻的平原,可供重甲铁骑随意驰骋。”
  
  贵妃娘娘身姿款款,徐徐踱步。由于家学渊源,天资聪慧,她对历史典故手到擒来:
  
  “不错。在楚国立国早期的一百年间,晋地动乱,并不在我们楚国手上。而是自立为王,国号‘大夏’,史称‘晋夏’。后来,晋夏被强势的姜国所灭,从此二百年间,姜国以晋地为据点,屡次犯境,民不聊生,甚至几次危及旧都晋阳。在这等背景之下,当年的楚帝决定抛弃旧都晋阳,迁都新修的都城,便是如今的京城。”
  
  何书墨和淑宝一唱一和,道:
  
  “臣觉得也是。当年不比现在,当年情形是姜强楚弱。姜国威胁如此之大,那时的楚国皇室必定十分忌惮。他们既然迁都,便多半会将铁骑东出,姜国重兵围困京城的情形考虑在内。所以,便在修筑京城皇宫的同时,顺便兴建了皇宫之下的地下行宫,以及一条从皇宫延伸至伏龙山,潜龙观附近的暗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