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七宗罪的主人,是想杀死神明 (第2/2页)
“「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这是我曾经在一本关于民间宗教的书上看到的句子,用于形容‘暴食’这个词汇的反义是不是很合适。”
“……”
奈良鹿久顺便便呆滞在原地,愣愣地看着日向云川,脑海中不断想着这两句话。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
良久,他低下头,呢喃道:“凡神之血,必以剑终,原来是这种含义。”
“所谓的七宗罪,它们的共同点,其实都是对神的‘叛逆’?”
奈良鹿久不知道这两段话,出自《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但他能听出这些话的含义。
意思是,只要信仰他,就永远不会有精神和肉体的饥饿,因为你所能获取的一切“食粮”都是他的赐予。
在《圣经》中,身体是神所赐予的,是圣灵的殿和“家”,当用来服事神、荣耀神,而人本身不过是“管家”。
“暴食”的反面正是“节制”,意为对身体的约束和谨慎自守。
就像《箴言》中所说的“好饮酒的,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
如果自己得到的食物不够多,那不是上帝的问题,而是上帝需要你去“节制”,简单来说,就是要知足、感恩,不要强求。
所以,所谓的“暴食”,不仅是指字面意义上的无节制渴求“食物”,更是指不满足于上帝赐予的一切。
“暴食”之所以会成为原罪,就是因为暴食者对上帝赋予自己的身体特质或生存境遇并不满足,违背了上帝的权威。
这种不满,体现为企图通过物质,比如过度摄取食物来满足自身,这是一种肉体层面的僭越和叛逆。
就像是在说……
上帝,你给我的不够好,不够多,我要用自己的办法满足自己。
上帝,准确来说,应该是神明,祂所希望的,是让人类像植物一样等待天降甘霖,降下的,无论是雷霆还是雨露,皆是天恩。
而天生不具备查克拉天赋的迈特凯,哪怕明知自己和别人相比没有天赋,但是却依然无视别人的冷眼和嘲笑,不断挣扎着获取更多以求满足自身。
拥有这种特质的迈特凯,犯下了“暴食”的原罪。
“那么……”
奈良鹿久猛地抬起头,看向日向云川开口道:“之前拔出的贪婪、嫉妒和懒惰,还有剩下的傲慢、色欲和愤怒……”
“是。”日向云川点了点头,轻声道,“皆是意为对‘神意’的叛逆。”
“贪婪”,是对物质财富、金钱或资源的过度渴望和囤积,违背了上帝作为一切财富真正拥有者的的主权。
就像《路加福音》所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这一点,日向云川无可辩驳,他始终都在渴求更多财富、地位和力量。
“嫉妒”,是恨恶上帝在他人身上的恩典彰显,希望他人失去或自己占有,违背了上帝分配恩赐的智慧与主权。
就像《创世记》中,该隐因为嫉妒弟弟亚伯的献祭更受“神”青睐,最终杀害了亚伯。
这一点,旗木卡卡西无可辩驳,他不止一次在夜里惊醒,只恨当初死的人不是自己,恨自己手上染着琳的血。
“懒惰”,是精神和肉体层面的懈怠、冷漠、逃避,是一种心灵上的麻木和消沉,违背了上帝赐予的目的和责任。
就像《罗马书》中所说“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
这一点,自来也无可辩驳,因为大蛤蟆仙人的预言,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虚无缥缈的预言之子,逃避身为木叶忍者的责任。
“也就是说……”
奈良鹿久的喉咙上下滚动,死死盯着剑匣上的那句话,声音干涩道:“锻造出‘七宗罪’这七柄刀剑的那位存在……”
“他其实是为了杀死‘神明’,也是为了剥夺‘神权’吗?”
“……”
周围听到两人对话的猿飞日斩和一众木叶上忍都不由失神。
这七柄刀剑居然还有这种特殊的含义?
“不,还有一种可能。”
一道声音传入众人的耳中,让他们下意识转头看过去。
只见日向云川的眼睛微微低垂,脸上带着笑容开玩笑似的说道:“或许,七宗罪的主人,不是想要杀死神明。”
“而是,将自己,比作神明呢?”
闻言,奈良鹿久和其他人都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将自己,比作神明。
那么,锻造出‘七宗罪’的目的,是让持有者杀死自己?
或者,是笃定那些人类,即便拥有力量,也无法杀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