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熊有求,浮屠山现

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熊有求,浮屠山现

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熊有求,浮屠山现 (第1/2页)

夜色如墨,洗过一院林木,也浸透了轩窗下那方书案。
  
  灯火如豆,在微风里微微摇曳,将姜义的身影拖得忽长忽短,似在墙上默默行走。
  
  案上诸物,皆是清供。
  
  紫檀笔架横陈,朱砂已研开,色泽殷红,若初凝之血。
  
  一方砚中卧着徽州松烟墨,黑得深沉,不起半点波澜。
  
  符纸平铺,其纹细腻,在灯下泛着一层微光,只待笔落,便能惊动天地。
  
  姜义执笔的手,骨节分明,青筋微隐,稳如磐石。
  
  狼毫悬在符纸寸许之上,久久不落。
  
  灯影轻晃,他的神色却更静。
  
  只是这份静,并非心安。
  
  他原本因姜锐与太平道一事,心头起了波澜,修行难入静,才想着往蝗虫谷走一趟。
  
  哪知意外从那碧蝗口中得知,群蝗破土的缘由,竟是为了寻那金蝉子。
  
  念头一转,心思便更纷乱几分。
  
  归来后,几次盘膝静坐,却始终心火不宁。
  
  思来想去,索性取了符笔,想借天师道的门路静一静心。
  
  画符之道,讲究心神合一,意在笔先。
  
  一笔起,心便要如镜;
  
  一念差,符即为废。
  
  可姜义今日一提起符笔,心头就不由浮起那大孙姜锋的影子。
  
  那孩子根骨极好,又得了龙宫与天师道的机缘,本该一骑绝尘,直上青云。
  
  谁知天师府忽而生变,对他避若敝履。
  
  自那之后,无上乘符法可修,修行便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境地。
  
  命功虽圆,性功却滞,明明看着大道在前,却始终差那临门一脚。
  
  一个好苗子,就这么被活活耗在岁月里。
  
  姜义心头那股郁气,越想越重。
  
  他终究坐不住,起身推门而出。
  
  廊下月色清寒,一柄老锄头斜靠在檐角。
  
  锄柄是枣木所制,岁月久了,被人手握得温润如玉,那层包浆在月光下泛着一缕幽光。
  
  姜义走过去,伸手将锄头提起。
  
  入手的重量,是熟悉的,沉甸甸的。
  
  他没再回屋,只扛着锄头,绕去了院后。
  
  那片灵树林,枝叶扶疏,郁郁葱葱,月光穿过层层枝叶,洒下斑驳的影子。
  
  姜义走到树下,挽了挽袖口。
  
  既不用法力,也不催气劲,连护体之息都收敛得干干净净。
  
  他只是俯下身,像个再寻常不过的老农,抡起锄头,对着树根下那片板结的泥土,沉沉地挖了下去。
  
  “噗!”
  
  一声闷响,锄头没入泥里,带起一缕潮湿的气息,混着草根与旧叶的气味,腥而温厚。
  
  他闻着这气息,竟生出几分久违的安稳感。
  
  一锄,一顿,再一锄。
  
  锄头起落的节奏,缓而沉。
  
  硬土被翻开,露出底下湿润的新泥。
  
  脑海里的纷乱仍在。
  
  洛阳、蝗谷、两个孙儿……
  
  一桩桩,一件件,如乱麻一般,在心底打着结。
  
  可这锄头一下一下落下去,那些念头便被钝声砸散了,碎成泥屑,沉入土中,不再回头。
  
  天要下雨,便备蓑衣;
  
  地里生虫,便伸手去捉。
  
  当了一辈子庄稼人,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天色渐亮,东方的云头泛出一线鱼肚白。
  
  一番劳作,一夜沉思,姜义额角的青筋散了,眉眼间的郁燥也褪了。
  
  他抖了抖袖子,去灵泉边洗了手,换上一身寻常青布长衫,神色平和得如同晨雾未散的山色,沉静而安然。
  
  心虽定了,事,却还未定。
  
  他负着手,步子不快,却稳得很,一脚一脚踏着清晨的露水,往祠堂那头走去。
  
  锐儿那边,终究要有个说法。
  
  若是能将人劝回来,自然最好;
  
  若是劝不住,他也只能,亲自走这一趟洛阳了。
  
  心思既定,步履间便添了几分笃定的气息。
  
  只是,方行至祠堂前数丈,耳畔微风忽地一荡。
  
  那风来得极轻,却似专为他而起。
  
  衣袂一拂,连尘都未惊。
  
  姜义脚步一滞,眼皮都懒得抬。
  
  下一瞬,一道熟悉的魂影,便在他身畔凝成。
  
  晨色未开,天光灰白,薄雾带着几分凉意,缠绕在两人之间。
  
  姜义瞧了瞧那道愈发凝实的魂影,神色淡然如旧,语气平平:
  
  “锐儿那边,如何了?”
  
  姜亮微微一躬,脸上神情有些复杂。
  
  “孩儿已与他谈过。”
  
  他说得缓,像是在拣字斟词。
  
  “那小子……虽是有些不情愿,终究还是答应了。眼下,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回凉羌边地去。”
  
  听到这里,倒也算是个可慰的结果。
  
  可姜亮的声音在此顿了顿,雾气间浮起一丝犹豫。
  
  “只是……”
  
  “有话便说。”
  
  姜义语声不高,却沉稳得有如山石。
  
  没有半分不耐,却有那种让人不敢藏话的分量。
  
  姜亮的魂影轻轻一颤,像是深吸了口气。
  
  “只是锐儿他……又问起家中的粮米。”
  
  话一出,晨雾都似凝了半息。
  
  姜亮垂下目光,声音更低,带着几分为难的迟疑:
  
  “他说,家中年年用那许多粮米,喂养牲禽,供养那条作恶的孽龙……”
  
  “却不肯拿出来,周济一二受难的灾民。”
  
  他抬眼看了父亲一眼,又垂下头,嗓音更轻了:
  
  “他心里……想不通。”
  
  “孩儿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辩驳。”
  
  他这句话落下,祠堂外便静极。
  
  唯有远山的晨风,轻轻拂过竹叶,像有人在叹息。
  
  姜义终究还是皱了皱眉。
  
  他几乎能想见,那孙儿问出此话时的模样,尤其是眼里那股子清澈与不解。
  
  只是,有些理,讲不得。
  
  讲了,他也未必懂。
  
  懂了,反而要坏事。
  
  这等妇人之仁,看似慈悲,落到局中,却是杀人刀。
  
  姜义心头那股郁气,慢慢往上涌,眉间的褶子深了几分。
  
  姜亮瞧着父亲的神情,心里“咯噔”一下。
  
  他晓得这神色,若不拦,怕是真要顺着那股火气,提棍上洛阳,先将孙儿腿打断再讲道理。
  
  他不敢耽搁,忙趁势开口,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要紧的事:
  
  “爹,还有一件。”
  
  这一句,来得极巧,正好截断了姜义唇边那句冷言。
  
  “今日孩儿去鹰愁涧送血食时,钦儿托我转告一句话。”
  
  “说是涧那头的大黑熊,名字唤作‘黑风’的,近来总往涧边跑,说想请他帮个忙。”
  
  “钦儿自个儿拿不准,便让我回来问问您的意思。”
  
  话锋一转,虽显生硬,却总算是稳住了气头。
  
  “黑风?”
  
  姜义低低重复了一遍,声音里带着几分沉吟。
  
  脑海中,便浮起当日旧景。
  
  那头浑身漆黑的大熊,憨态可掬,被自家那小孙儿姜潮当坐骑,横在山涧边耀武扬威。
  
  在旁人看来,那熊精或是通了几分灵性,仗着蛮力不知轻重。
  
  可姜义心里却清楚。
  
  莫说姜钦,便是将姜家一门老小绑在一处,怕也不够那黑熊精一掌之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