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杀自己兄弟,不怕侍女半夜勒脖子吗?! (第2/2页)
朱由检表示自己现在正春秋鼎盛,不着急着给自己挖坟,但这次大部分大臣都站在了工部这一边,他们表示新皇帝登基、选址建皇陵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皇帝你不要嘚瑟,人生无常,你不知道啥时候就挂了。朱由检觉得晦气,于是他决定玩尬的。
“近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百姓颠沛流离。朕为此事痛心至极,常常泪湿衣襟。如今国库财税,单是养兵、赈灾已显窘迫,朕又怎能安心修建自己的陵寝呢?
朕曾闻圣人主张薄葬,朕德行浅薄、功业微薄,不敢违背圣人之道。朕的陵墓,便先勘测出风水好地即可,墓穴不必动工。
待朕百年之后,只需一口薄棺、挖个浅坑安葬便是。随葬器皿,能用陶制便不用瓷的;那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留给在世之人才是正理。”朱由检认真地说道。
这一次,朱由检没有演,他是真的不觉得死后陵墓建造得那么豪华有个什么卵用,搞不好还要被“远看一条狗”给挖出来羞辱。
这是不同时代思想的剧烈冲击,大臣们被皇帝的发言给整蒙了,确认皇帝不是说笑之后,不少大臣当场泪目,原来他们都误会皇帝了啊,得此圣君,为臣者三生有幸啊!
只有工部两位侍郎像是吃了老鼠屎一样的难受,好大一笔预算,一连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收入,就这样被皇帝给砍掉了,而且他们好心建议皇帝修陵墓,反倒成了坏人,其他大臣一个个对他们怒目相视!
唉,一天天的,朱由检也累,正所谓“君正则臣正”,朱由检不知道以身作则到底能够发挥几分作用,没准还会被无情嘲讽,只希望大明在他的影响下一点点变好,但这个世界会好吗?!
钱谦益成了可怜虫,但郑芝龙才是大冤种,送钱还被人反咬一口。虽然大家都有意识地忽略了郑芝龙的问题,从始至终,从皇帝到大臣,谁也没有真正把郑芝龙当过自己人。
郑芝龙迫于朝廷的压力,终究还是老老实实写了谢罪表,双方暂且维持住了表面的和平。朱由检也不是没考虑过将郑芝龙真正收编,但说来说去,还是觉得郑芝龙不知廉耻、完全靠不住,在把他干趴下之前,他本人也不会答应。
朱由检还听说郑芝龙服软之后威望大损,当天夜里就叛逃了几十条大船,不过叛逃的头目走漏了风声,被郑芝龙提前设伏,双方火并,以郑芝龙的完全胜利结束,叛逃的头目被处以他们海盗之间最残忍的“穿筋溺海”之刑。
那两个头目竟是“十八芝”中的杨六、杨七,也就是郑芝龙的两个结拜兄弟,真可谓兄友弟恭啊!
朱由检之所以知道是他们两个,是因为郑芝龙把人折磨死之后,竟然还把头割了拿来领赏!朱由检承认这厮是个狠人,不怕半夜睡觉被侍女勒脖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