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第1/2页)
天津卫卸货后,郑彩没有受到为难,带着十几万两银子和北方的毛皮、药材、煤炭、铁砂、棉布等货物折返。先沿着大陆海岸线回到福建,卸下一部分货物,交给他们所掌控或合作的商会,而后东渡海峡,去往东番老巢。
此时东番的气氛十分的诡异。郑芝龙企图用外敌威胁为理由转移矛盾,但大家都不是三岁的小孩,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说是道义之争,本质是利益之争,这群人不见兔子不撒鹰。
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朝廷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结果。这种和稀泥的做法自然不能让郑芝龙等人满意,他们本身又不是什么良民,对朝廷自然也没有多少敬畏。他们也不会去考虑朝廷如果向他们低头会有怎样的毁灭效果,只是觉得朝廷不依他们的意,那就是良心大大的坏。
郑芝龙舍不得与朝廷做买卖的利,朝廷每年拿出两三百万的货款跟他们做交易,收购粮食和他们不要的旧船,大宗交易赚钱又省心。
像他们跑日本商路,还要考虑货物输入对于短期市场货物价格的冲击,日本的幕府和那群大名也不是善茬,郑芝龙的武装力量还做不到在日本横着走,在日本做生意不得不仰其鼻息。
日本目前虽然没有开启闭关锁国,但已经在有意识地限制白银外流,约束大名与郑芝龙的交易规模了,本质上是不希望地方大名与外部势力深度利益绑定。
作为联盟主,郑芝龙敏锐地察感觉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是西洋航线还是日本航线,甚至是南洋的航线都会受到影响,这才有了他投奔朝廷、洗白自己的操作。朝廷以为是自己招安了大海寇郑芝龙,实际上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只是郑芝龙在安分了一段时间之后,贪婪的本性又发作了,虽然从朝廷那里已经拿了不少,但他还想要得更多,所谓得陇望蜀,概莫如是。他不想做东番岛主,他想做福建王,想要实现这一点,覆灭福建水师最重要的一步。
若是东南水面上只剩下他们一支海上势力,面对红毛番的咄咄逼人,朝廷能够倚重的就只剩下他郑芝龙了。到时候他不仅不是贼,甚至可以成为沈有容那样的擎海巨柱,到时候好处有了,名声也有了,端得是风光无限,不枉此生。
只可惜他算计得很好,打福建水师的时候却不肯全力以赴,甚至遮遮掩掩,还要假托倭寇之名。他的计划是没有问题的,这场豪赌但凡赌赢了,朝廷是真的要捏着鼻子承认他的地位,可惜的是他的执行力太拉胯了,才导致了今天这样尴尬的局面。
虽然不想跟朝廷翻脸,但作为社团老大,脸面更重要。在郑芝龙视角里,朝廷不公,他们可委屈得不行。在其他人起哄下,他一怒之下就将朝廷传旨的使臣扣押了下来,但他的怒火只燃烧了一瞬,冷静过来以后,他又开始发憷了。
他们说破天了,也就几百条船,两三万的部众,只是部众,不是两三万的兵力。朝廷是没有能耐在海上逮住他们,但他们也没有实力在大明闹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