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为了自掏腰包给士兵发钱皇帝也是操碎了心! (第1/2页)
为了不打击辽兵犁庭扫穴的积极性,朱由检给他们清扫垃圾也算军功了的。
建奴全民皆兵,只要是成年男性就算正常的奴兵,六十两一个头;其他的则实行拼好头政策:四十五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奴丁五个头算作一颗,女人十个头拼作一个,汉奸走狗蒙协军再作两位的细分。
由于朝廷财政困难,六十两赏格先下发十两,再以一两银一石粮食的价格折十两银子的粮食,剩下的四十两则答应分别在今八月、十二月分两次结清。
为表决心和诚意,朱由检还煞有其事地写下了欠条,分别加盖了传国玉玺印和户部、兵部的印章,还用上了宝钞的防伪技术。
第一批欠条上写着:因朝廷银钱短缺,欠了将士们首级功赏的二十两雪花银。今陛下金口玉言、朝廷立誓,到崇祯二年八月初一,便可凭这契书来兑银子,银钱与契书两清,绝不拖欠。
这玩意安抚士兵还是其次的,最重要的作用拿国家的信誉作抵押,逼迫朝廷必须把这笔钱给出来,不要耍手段一拖再拖,甚至拖到最后不了了之,要么就给钱,要么大家抱着一起死!
出于谨慎,朱由检还亲自跑到京营里去发国债券,跟士兵解释了理由,问他们能不能接受。
“陛,陛下,俺们京营的兵倒是可以等候一些时日,可是客军的兄弟们意见有些大,打完仗,他们都想归家了,等不到年底。”憨憨的士兵憨憨地说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并悄悄告诉了他,京城有两家当铺愿意用十九两五钱一张的价格回收这些票据,如果着急着用钱,可以去把这债券给当了。
这当铺当然是朱由检自己开的,倒不是为了推行什么国债,只是把国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把内帑的钱发给这群士兵。朱由检为了发点钱也是操碎了心,还要弯弯绕绕兜一大圈吗?
他不是爱财如命,但不能把朝廷给惯坏了,但凡国家缺钱就掏皇帝的口袋,这还了得?!
回收债券就是转移债务,让朝廷欠士兵钱变成朝廷欠皇帝的钱。当然,就算这件事被官员揭露了,朱由检也必定是不会承认的,因为如果明确了朝廷是欠的皇帝的钱,他们就敢明目张胆地赖账!
文官欺负军队还要掂量一下,顾虑影响,欺负皇帝那真的是不需要犹豫哪怕一秒钟!
不久之后,朱由检发现,有不少真当铺觉得回收债券是门好生意,虽然利润不高,但稳赚不赔,只要收得多了,能赚不少钱。京城当铺的背后肯定没有凡人,其中就有英国公张维贤。当铺掌柜见其他当铺纷纷下场,于是来请示国公爷。
张维贤觉得此事蹊跷,但略一思考很容易就猜出了来龙去脉,不是他多聪明,而是他知道的多。他于是决定支持皇帝,让家里的当铺掌柜敞开了收,甚至不必折价,原价回收,收到没钱为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