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希望大家载誉归来 (第2/2页)
在联络人员的安排下,三部剧组先后走到机场的临时背景板前。
背景板上印着大大的“第六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字样,下面是三部影片的海报并列。
几位主创代表被请到中间,一同面对镜头。
工作人员简短宣布:
“今天,中国电影三部作品同时启程前往柏林,这是中国电影人齐聚世界舞台的重要时刻。希望大家载誉归来.”
话音落下,记者们的快门声瞬间汇聚成一片。
三个剧组的人员简短回答了几个问,朝媒体们挥了挥手后,便依次走向安检口。
摄影机一路追拍,留下背影与行李箱在灯光下拖曳的长影。
这一刻,京城的冬日寒意和柏林的雪夜遥遥呼应。
三部影片,三组人马,承载着国内外目光,即将踏上了同一架飞往柏林的航班。
“这阵仗真大啊,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前往三大电影节.”张益跟在吴宸身边,不时还回望不远处的媒体们,有些感慨。
“以后还有机会的。”吴宸笑着拍了拍张益肩膀,后者就很机灵。
“吴导,我得跟着你才有机会.”
“额”
吴宸都微微一怔,哑然失笑,“可惜我不签艺人,不过合作的机会还是有的,争取拿个影帝回来.还有你李敢。”
李敢顿时受宠若惊。
“我行吗,导演.”
“如果颁给我们影片的话,你俩其实都有机会,可惜柏林下影帝双黄蛋概率还挺小的。”
吴宸小声说着,但是和吴宸剧组走的很近的张艺某几人自然听在了耳中。
“概率是比较低,但是你这双主角的话,双黄蛋的概率会比其他影片高.”
张艺某轻笑着说道,孙红雷和闫妮两人眼里都闪着羡慕之色。
他们是没有机会争取表演奖的了。
因为张艺某来的时候就和他们说了,这一次《三枪》大概率是陪跑的,多看看自然风光,就当旅游.
“呐,专家就在这了,张导可是柏林1988年的金熊奖获得者,问他合适.”
吴宸笑着推给了张艺某,后者失笑摇头。
“张导,说说呗,其实我们不好奇双不双黄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们特别好奇您当年拿柏林金熊的时候.”
张益就很会说话,一下就把话题聊开了。
一下众人都围了过来了。
回忆起当年《红高粱》获奖前的情形,张艺谋眼眸里闪过一丝追忆。
吴宸见状,顿时了然。
其实柏林和张艺某有着戛纳和威尼斯比不了的渊源。
那是中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的头一次获奖。
那次得奖不仅改变了张艺某的人生,也代表着中国第五代导演开始受到国际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国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亮相的开始。
“那时候我是第一次参加,完全不知道规矩,跟一群中国留学生到东柏林游玩去了,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回到酒店。”
奖项结果出来的时候,翻译李定一根本找不到我们,我至今忘不了李先生当时非常焦虑但又兴奋的表情”
就在众人还在机场里听着张艺某说起当年金熊奖一事的时候,新闻稿已在网络上传开。
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齐刷刷挂上了同一张照片:
“中国电影人集体出征柏林,三大影片整装待发!”